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从药家鑫、邱兴华案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9-10 20:37

  本文关键词:从药家鑫、邱兴华案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国外制度考察 本土化构建


【摘要】:现实生活中,很多被害人因得不到赔偿生活陷入困境的真实案件让我们意识到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我国大多数省份已经展开了刑事被害人救助的试点工作,国家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试点工作的进行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成效,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被害人救助工作在进行过程中还面临着救助对象不统一、救助程序不规范、救助机构不统一、社会救助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救助效果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刑事被害人救助理论的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条件。建立全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能够更加完善的保护被害人权利,在被害人得不到赔偿时予以及时的救助,有利于平衡被害人权利保护、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完善的救助不仅要依靠国家救助,还应该包括社会救助,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家救助制度,社会救助可以作为适当的补充。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实践经验也非常丰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通过国外各国救助对象、范围、标准、救助机构、资金来源的比较分析,笔者试图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期能够为刑事被害人救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国外制度考察 本土化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5;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7-8
  • 1.2 研究综述8-9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9-11
  • 第二章 案例介绍及反思11-14
  • 2.1 案例介绍11
  • 2.2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11-14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的现状14-17
  • 3.1 救助对象不统一14-15
  • 3.2 救助主体、操作程序不统一15
  • 3.3 限制条件较多15
  • 3.4 救助方式单一15-16
  • 3.5 社会救助机制不完善16-17
  • 第四章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7-20
  • 4.1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必要性17-18
  • 4.1.1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是弥补被害人损失的重要手段17
  • 4.1.2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是平衡犯罪人与被害人权利的途径17
  • 4.1.3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17-18
  • 4.2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可行性18-20
  • 4.2.1 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经济基础18
  • 4.2.2 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18
  • 4.2.3 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积累了实践经验18-20
  • 第五章 国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考察20-23
  • 5.1 救助对象比较20
  • 5.2 救助范围比较20-21
  • 5.3 救助标准比较21
  • 5.4 救助机构比较21
  • 5.5 救助资金来源比较21-22
  • 5.6 国外经验的启发22-23
  • 第六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构建23-28
  • 6.1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应遵循的原则23-24
  • 6.1.1 及时方便原则23-24
  • 6.1.2 有限救助原则24
  • 6.1.3 补充性原则24
  • 6.1.4 一次性救助原则24
  • 6.2 建立全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24-28
  • 6.2.1 建立专门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构24-25
  • 6.2.2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25
  • 6.2.3 统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25-26
  • 6.2.4 统一刑事被害人救助范围26
  • 6.2.5 相对统一刑事被害人救助标准26
  • 6.2.6 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程序26-27
  • 6.2.7 完善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机制27-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致谢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园,刘红;角色间的互动:刑事被害人与犯罪人的相互关系[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2期

2 杜永浩;犯罪形态论——以刑事被害人为视角[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彭伶;刑事被害人的知情权保护比较研究[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4 高丽;;女性刑事被害人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刘伟丽;;刑事被害人理论的根基及其现实意义[J];中州学刊;2006年02期

6 孙洪坤;;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论纲[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道春;;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的构建[J];时代法学;2006年06期

8 王道春;;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在执法上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梁晓琴;;论刑事被害人庭审参与权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10 汤啸天;;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华;;刑事被害人救济法律性质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弘;陆晶晶;;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田鹏辉;;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之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成玉;高s,

本文编号:826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26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