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民事诉讼协动主义的风险及批判——兼论当代德国民事诉讼基本走向

发布时间:2017-09-15 06:29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协动主义的风险及批判——兼论当代德国民事诉讼基本走向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民事诉讼 协动主义 职权探知主义 辩论主义


【摘要】:德国民事诉讼是比较民事诉讼研究的重要部门。对当代德国民事诉讼基本走向的总结和判断构成具体制度比较的背景性知识,进而影响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此,关于协动主义的理解和判断有决定意义:协动主义是否得以成为有别于辩论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的新选择,使其能够克服两种基本模式的弊端和缺陷?在我国,肯定说和否定说都以协动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为例,却得出了彼此相反的结论。经过比较研究,协动主义在德国并未取得成功,它的主张从未成为通说,更不可能代替辩论主义。为了避免转向职权探知主义的风险,德国通说认为应当在修正辩论主义的意义上理解协动主义。这也是中德民事诉讼相关比较研究应当遵循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德国民事诉讼 协动主义 职权探知主义 辩论主义
【基金】:2013年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民事诉讼目的与民事诉讼结构调整”(2014102004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51.6;DD915
【正文快照】: 由于中德民事诉讼法学在产生与发展中的密切联系,德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是我国民事诉讼比较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与制度参考。作为比较法研究的一个部门,比较民事诉讼法也面临着一般性困境:一方面,根植于德国社会体系的各项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否能够被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其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波;;民事诉讼模式论:争鸣与选择[J];当代法学;2009年05期

2 吴杰;;辩论主义与协同主义的思辩——以德、日民事诉讼为中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洪德琨;;走向中和的民事诉讼模式论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9年05期

4 任重;;民事诉讼真实义务边界问题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2年05期

5 奚玮;;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与和谐司法的实现——以证据收集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6 王次宝;;反思“协动主义”[J];清华法学;2010年01期

7 田平安,刘春梅;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J];现代法学;2003年01期

8 唐力;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J];现代法学;2005年06期

9 张珉;试论辩论主义的新发展——协同主义[J];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肖建华;;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婧;;论民事简易程序的现状与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2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肖建华;陈琳;;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4 肖建华;李志丰;;从辩论主义到协同主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吴如巧;;分工协作:民事诉讼证据收集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定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翟文峰;张炳生;;现有技术抗辩的抗辩模式与对比对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春华,侯茜;论重塑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赵信会;论民事诉讼事实认定的双重性——兼与认识论、价值论商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单邦来;;论构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必要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吴如巧;姜洁;;民事诉讼主体结构模型观——以诉讼模式为视角的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郑国美;李钢;;能动司法视野下的中国法官角色定位之我见——兼论角色异化与能动过度的反思与规制[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彭浩;;社会风险评估纳入司法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风险预期对司法裁判反向作用的考察[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4 邹碧华;王建平;陈婷婷;;“要件事实”框架内法官释明路径之建构[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5 沈君;潘华明;;对话与沟通:我国民事诉讼庭审小结制度的构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张爱云;;沟通与对话:民众诉求的理性回应——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演进回望与进路前瞻[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刘春梅;自由心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章恒筑;要件事实原论[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嘉军;民事诉讼契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大雪;二战后德国民事诉讼法之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邓彬;农村基层法庭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建军;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元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良玉;我国民事审前程序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闫方超;论民事诉讼中的文书提出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挺;我国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刘鹏飞;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胡晓煜;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陈晨;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2 汤维建;;初论民事诉讼模式与证据制度的关系[J];研究生法学;2002年02期

3 罗飞云;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处分原则的完善[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4 吴杰;;辩论主义与协同主义的思辩——以德、日民事诉讼为中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陈泉生;;海峡两岸民事诉讼模式之比较研究[J];福建法学;1994年Z1期

6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课题组;新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执行与完善——厦门市两级法院执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情况的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03年04期

7 洪德琨;;走向中和的民事诉讼模式论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9年05期

8 江伟;刘荣军;;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J];法学家;1999年03期

9 张卫平;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J];法学评论;1996年04期

10 奚玮;;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与和谐司法的实现——以证据收集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绿铉;关于日本民事诉讼法典的几个问题[J];政法论坛;1995年04期

2 李昕;;俄罗斯新民事诉讼法评析[J];求是学刊;2006年06期

3 陶建国;何秉群;;对抗与和谐——谈法官的释明权[J];河北法学;2007年08期

4 周量;;解读“彭宇案”判决理由——以证据规则和民事诉讼理论为视角[J];东方法学;2008年05期

5 孟涛,房国宾;韩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探析[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6 柯阳友;孔春潮;;论民事诉讼中的攻击防御方法——以日本普通诉讼程序为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杨建顺;日本行政法的现状与课题[J];行政法学研究;1996年01期

8 范玉品;;浅析德国诉讼协同主义[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9 梁秀如;;试述美国律师制度发达的原因[J];法学评论;1985年06期

10 章恒筑;夏瑛;;日本要件事实论纲——一种民事诉讼思维的展开[J];法学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同民;论法官释明权[N];法制日报;2002年

2 王韧;被告的行为不是限制自认而是抗辩[N];江苏经济报;2003年

3 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司法审判研究中心主任 毕玉谦;法院的阐明权与当事人证明行为之衡平[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王 韧;本案被告的行为不是限制自认而是抗辩[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郭士辉;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的若干设计与构想[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经释明仍拒绝变更 该诉讼请求应驳回[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加锋;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诉讼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时松;德国民事诉讼法官释明制度及其借鉴[D];湘潭大学;2013年

2 邓爽;日本人事诉讼制度的分析与借鉴[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4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54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