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释明”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释明”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因此,审理者、裁判者要对所承办的案件负责,就必须赋予其适当的释明权。"释明"是使不明确的事项变得明确。释明权是大陆法系中的特有制度。随着两大法系诉讼理论的交融,美国诉讼制度也出现了"释明"倾向,其司法改革的动向值得参考借鉴。但我国要引进"释明权"制度,则需要从传统的职权审判主义模式向以辩论主义为核心的当事人主义模式转变。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美国 民事诉讼 释明权 民事诉讼模式转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研究”(13CFX028)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经济学视域下我国地方税收立法配置权问题研究”(13D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5.18;D971.2
【正文快照】: 一、美国民事诉讼中的“释明”背景释明权是指为了救济当事人因辩论能力上的不足或缺陷,法院通过发问当事人的方式以澄清当事人所主张的某些事实,引导和协助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相关的证据问题进行有效和积极地辩论的权力[1]。释明权是大陆法系中的特有制度。随着两大法系诉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虹;释明权:基础透视与制度构建[J];法学评论;2005年01期
2 齐树洁;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嘉军;扩张与限制:试析两大法系两种不同反诉观——兼论我国反诉制度的未来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郭雳;;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制度反思[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肖建华;杨兵;;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4 潘剑锋;刘哲玮;;论法院调解与纠纷解决之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展开[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5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6 胡译戈;;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实证分析[J];才智;2010年11期
7 景雪;;法官释明权研究[J];才智;2012年02期
8 田海鑫;;宪政民主视域下的美国民事陪审制度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廖晶晶;;论构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法理依据[J];成功(教育);2009年11期
10 申玲;;我国证券侵权诉讼形式的构建[J];财经科学;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邱晓虎;李砚;;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卫丹;;在处分权与审判权动态平衡视野下的撤诉干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单云娟;周立;;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争点整理技术方法分析——以保障审判权有效运行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振清;胡浩立;;从董必武法律思想谈司法拘留制度之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彭浩;;社会风险评估纳入司法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风险预期对司法裁判反向作用的考察[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7 李莎莎;;比较与借鉴: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8 程波;;现代西方社会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ADR)存在的制度原理分析及我国对其借鉴意义[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9 程波;;论美国对抗性宪政文化及其在20世纪的发展变革[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10 乐清月;;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初探[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游;担保行政:公用事业公法治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潘牧天;民事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黄良友;民事再审之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硕;论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邓彬;农村基层法庭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臻;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定位[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薇;我国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郭娟;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媛媛;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丽;浅论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马明茹;公众参与行政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正忠;;两岸司法制度之比较及其未来完善之思考[J];法学家;1999年04期
2 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3 叶健;论审前准备程序之重构[J];人民司法;2000年10期
4 约翰·莱兹;傅郁林;;为什么美国可能无法接受德国民事程序中的优点[J];诉讼法论丛;1999年00期
5 白绿铉;论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浅见[J];中外法学;1999年01期
6 江伟,傅郁林;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7 齐树洁;德国民事司法改革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法学;2002年03期
8 黄松有;诉讼指挥权: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松有;[N];人民法院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建国;何秉群;;对抗与和谐——谈法官的释明权[J];河北法学;2007年08期
2 范玉品;;浅析德国诉讼协同主义[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3 王松;;产蛋量低谁之过[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12期
4 刘言浩;;不当得利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与法官的释明权[J];人民司法;2009年23期
5 王松;“罗曼”鸡产蛋量纠纷[J];中国牧业通讯;2005年16期
6 张世全;法国民事诉讼的职权主义模式辨析[J];河北法学;1999年02期
7 熊跃敏;民事诉讼中法院的释明:法理、规则与判例——以日本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8 吴云;官司为什么输了[J];高中生之友;2005年04期
9 孟涛,房国宾;韩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探析[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10 王蒂芬;;浅析法律中的人性假设[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春 单洁;法院应当行使释明权[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李同民;论法官释明权[N];法制日报;2002年
3 田小森司;法官应否对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释明[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论法官释明权在民诉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案例编写人 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宋传宝;交强险保险人的诉讼地位[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赵晖;出借车辆惹来恼人官司[N];江苏经济报;2004年
7 王韧;被告的行为不是限制自认而是抗辩[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燕 王鑫 本报通讯员 贺晓琼;错用抗辩权,违约没借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鲁 燕 张 伟;无效合同当事人均不主张合同无效 该案件如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永善县人民法院 罗天华;如何寻求公力救济?[N];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时松;德国民事诉讼法官释明制度及其借鉴[D];湘潭大学;2013年
2 朴明姬;浅析韩国辩论准备程序及对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借鉴意义[D];湘潭大学;2006年
3 卢赞赞;民事审判视野下的习惯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胡敏敏;论法律解释权[D];山东大学;2005年
5 武善亮;我国流动人口中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2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9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