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第三种裁判模式:共识性裁判及形成基础
本文关键词:民事诉讼第三种裁判模式:共识性裁判及形成基础
【摘要】:共识性裁判强调案件的裁判不能仅仅体现裁判者单方面的意思,而是要求在裁判法官与诉讼当事人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这种对话沟通机制要以双方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对话博弈为主要内容,通过当事人双方和法院构成的共同体来协商运作。各主体间主要是使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沟通和协调,通过主张、辩驳、质疑、论证、修正等行动,最终形成共识。共识性裁判主要是以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以及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作为理论基础。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对话沟通机制来达成各参与主体都愿意接受的共识。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共识性裁判 对话沟通机制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博弈逻辑视角下‘司法公正梦’的实现路径研究”(14A022)
【分类号】:D925.1
【正文快照】: 一根据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不同的诉讼地位,我们一般将民事诉讼模式分为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两种模式。当事人主义是把诉讼活动的主导权完全赋予双方当事人,当事人能独立调查和收集证据,强调双方当事人都拥有平等的诉讼地位,而裁判者仅处于消极、被动、中立的地位,且不能在当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敬高;顾豪;;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论及其理论形式[J];东方论坛;2010年06期
2 葛洪义;试论法律论证的源流与旨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王文东;;理解的共识何以可能——解释学视域中的共识观探微[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夏锦文;现代性语境中的司法合理性谱系[J];法学;2005年11期
5 王健;;“重叠共识”:课程改革合理性诉求的必然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21期
6 黄松有;事实认定权: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7 关英菊;;对话与商谈如何可能?——以哈贝马斯商谈伦理透视多元社会之伦理建构方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任华哲;程媛媛;;试论合作式司法在中国刑事实践中的发展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静;论刑事诉讼合意制度之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波,王彦山;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李庆华;司法公正与司法权制约[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郭新建;;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4 周航,高琳琳;略论司法独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罗本琦;司法公正的实质及价值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陆舫;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再审诉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振生;;论我国司法权独立的障碍及克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王晓;;法律论证中的因果关系研究——兼论法律论证中的逻辑关系[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9 苏力;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10 程春华;;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以民事诉讼为考察范围[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兵;;刍议民事立案检察监督制度[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曹昆;;论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重构——以社会弱势群体信“访”不信“法”为视角[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邱晓虎;李砚;;论民事诉讼中不当释明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牟旭;陈翔熙;;论行政裁决诉讼模式的选择——“形式当事人诉讼”在我国的实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洪坚;;上下级法院业务关系:从单向监督到双向制约——对二审裁判权运行的思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涛;;构建公诉一体化工作机制探讨[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王策;邹立言;;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7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立新;中外法官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玲;刑事司法中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钟雪;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规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肖育文;“三调联动”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郭正喜;《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运行实证考察[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平;论我国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法院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龙宗智;;实现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3 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4 张卫平;民事再审事由研究[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5 张卫平;事实探知:绝对化倾向及其消解——对一种民事审判理念的自省[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6 金生,
本文编号:89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89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