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被害人救济资金来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2:28

  本文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济资金来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被害人 权利救济 资金来源


【摘要】:在刑事法律与司法实践中,作为犯罪活动中直接对立的被害人与加害人,在法律上权利的配置与实务中的保障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作为罪案受害者的被害人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忽略的一方。作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标志,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无罪推定等旨在保护嫌疑人、被告人及罪犯的原则及理念,实际上只涉及犯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而被害人一方,则沦落成为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客体。当前对被害人法律权利保护配置缺失导致形式上不公平、不公正,必然导致实践上产生实体上的不公平、不公正,这是法治的缺失,损害了法治追求的公平正义,与保护公民的各种自由与权利的目标价值相背离。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上考察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民让度了随意使用私力救济的部分自由、权利,履行纳税缴费等公民义务,维持着国家机器运转,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后,则国家相应有责任保障社会秩序安定,保护公民生存、自由等基本权利的职责。被害人必须得到救济,已经得到学界、政府、社会公众的共同认可。救济必须有基础,那就是救济资金,在摈弃了同态复仇等原始理念之后,除却部分以行为弥补之外,现代的绝大多数权利救济形式为经济补偿,故经济补偿的资金来源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在实践上,众多的被害人因伤害得不到抚慰、补偿而愤恨不平,生活困顿,形成新的社会问题;而作为加害人的犯罪人,则因为被执行刑罚,丧失行动自由而事实上缺乏偿付能力,也是被害人得不到有效赔偿的症结所在;而作为我国监狱现行的监企合一的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因为体制固有的问题,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源组织运用的角度,以监企分离改革为契机,从国家管理层面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提出通过创造罪犯的救赎途径——劳动创造价值以使被害人得以救济的设想,并论证其正当性、合理性、可行性,为实践中处理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具体方向,为完善相关改革立法提供有益探索。具体而言,国家并不应简单机械地花出纳税人的捐纳去补偿被害人就以为完成了其固有的责任,而是应当通过有效的组织,使罪犯能够通过创造价值以补偿被害人的损失,并在此过程中,被害人获得心理上的抚慰、经济上的补偿,而罪犯在创造价值补偿被害人的过程中赎罪,获得心理平衡及再社会化的能力,社会则因此得到化解戾气,走向和谐、文明的民主法治状态。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权利救济 资金来源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9
  • 第2章 刑事案件被害人救济的一般理论与实践9-15
  • 2.1 境外的研究与实践9-11
  • 2.1.1 建立刑事案件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正当性分析9-10
  • 2.1.2 境外救济资金来源考察10-11
  • 2.2 国内的研究与实践11-15
  • 2.2.1 国内研究11-12
  • 2.2.2 国内实践12-15
  • 第3章 救济资金来源的思路15-18
  • 3.1 以服刑人员劳动所得作为救济基金的主要来源15-16
  • 3.2 服刑人员劳动所得作为救济资金来源的正当性、合理性、可行性分析16-17
  • 3.3 多元化筹集资金充实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基金17-18
  • 第4章 救济资金来源与监狱改革18-22
  • 4.1 方案成立的基础18-20
  • 4.1.1 监狱运行现状18
  • 4.1.2 监企分离改革是摆脱监狱困境的必由之路18-19
  • 4.1.3 对服刑人员劳动力的评估19-20
  • 4.2 惩罚与赎罪20-22
  • 4.2.1 对惩罚的思考20-21
  • 4.2.2 赎罪思维的确立21
  • 4.2.3 赎罪的实行21-22
  • 第5章 以监企分离改革推动为被害人救济筹集资金22-27
  • 5.1 制度安排思路22-23
  • 5.2 推动监狱、企业分离23
  • 5.3 合理化服刑人员薪酬制度23-24
  • 5.4 如何释放服刑人员的生产力24-27
  • 参考文献27-28
  • 致谢28-2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竹林君;;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创新与借鉴——从如何救济刑事被害人谈起[J];人民检察;2006年07期

2 荣月;;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之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3 朱文涛;张占彪;苗庭选;郑淑敏;;有关刑事被害人救助问题的思考[J];中国检察官;2008年11期

4 薛国骏;;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8年11期

5 陈彬;李昌林;;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应分阶段构建[J];法制资讯;2009年03期

6 唐丽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论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丁玉明;杨睿森;;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12期

8 黎光明;易志斌;;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立法考量[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赵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价值初探[J];理论观察;2010年01期

10 孙桂京;;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华;;刑事被害人救济法律性质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弘;陆晶晶;;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田鹏辉;;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之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成玉;高s,

本文编号:911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911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c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