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民事诉讼中的先行调解制度

发布时间:2017-09-30 09:43

  本文关键词:论民事诉讼中的先行调解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 先行调解 理论内涵 程序设置


【摘要】:先行调解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家族中的新成员,它在大调解的机制环境下应运而生,在调解适度社会化的理念下得以发展和推广。新增的先行调解制度丰富了我国现有的调解制度,充实了我们原本的纠纷解决机制。基于新修改的《民诉法》第122条的规定,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予以先行调解已经具备合法性,但该条款在合理性和正当性上尚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笔者拟就先行调解的内涵、优越性、缺陷及程序完善建议等问题予以深入思索和研究,期待对日后完善“先行调解”的运作程序提供有益帮助,并对指导人民法院司法实务有所裨益。一项法律制度的科学有效运行依赖于完善的程序设置作为保障。就先行调解制度而言,现行的法律仅仅保证了该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但却缺乏成熟的制度设计,使得先行调解制度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缺乏依据和保障,从而导致该项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先行调解的概念入手,对先行调解适用的时空范围予以明确,并将先行调解制度与其他调解制度进行了比较,进而剖析了我国传统的调解方式存在的缺陷及不足,由此自然而然引出先行调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域外相关类似制度的考察,进而提出完善先行调解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建议部分对先行调解的基本原则、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人员机构设置等方面做了充分详尽的论述,大胆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前四部分的酝酿,明确了先行调解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不断完善我国的先行调解制度。文章以界定先行调解制度适用的时空范围、设置具体程序为重点,并对调解瑕疵如何救济和保障予以简单阐述,从而使得先行调解制度更加完善,为日后司法实务中如何应用先行调解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先行调解 理论内涵 程序设置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先行调解制度概述11-17
  • 一、先行调解的内涵界定11-13
  • 二、先行调解与其他调解制度之比较13-17
  • (一)与立案调解13-15
  • (二)与庭前调解15
  • (三)与庭中调解15-17
  • 第二章 先行调解制度的优越性17-21
  • 一、传统的调解方式存在的问题17-18
  • 二、先行调解制度的优越性18-21
  • 第三章 先行调解制度存在的不足21-24
  • 一、理论上的争议21-22
  • (一) 适用空间存在争议21
  • (二)适用主体存在争议21-22
  • 二、程序上的不足22-24
  • (一)受案范围不明22
  • (二)先行调解的期限规定不够明确22
  • (三)程序衔接不明22
  • (四)先行调解案件收费的标准不够明确22-23
  • (五)恶意调解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23-24
  • 第四章 域外相关制度的借鉴24-28
  • 一、域外相关制度简介24-26
  • (一)美国法院附设的ADR制度24
  • (二)日本规定家事、民事强制调解24-25
  • (三)我国台湾地区对诉前调解的规定25
  • (四)德国有关起诉前强制调解的规定25-26
  • 二、域外相关制度对我国的借鉴26-28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先行调解制度之构想28-42
  • 一、先行调解的基本原则28-31
  • (一)自愿原则29-30
  • (二)合法原则30
  • (三)程序有限性原则30-31
  • (四)不公开调解原则31
  • 二、先行调解的适用条件31-33
  • (一)原告提起的诉讼符合法院受理的条件31-32
  • (二)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适合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32
  • (三)双方当事人同意先进行调解32-33
  • 三、先行调解的适用范围33-35
  • (一)适用的审级33
  • (二)适用的案件33-35
  • 四、先行调解的人员机构设置35-36
  • (一)先行调解的主体35-36
  • (二)先行调解的机构设置36
  • 五、先行调解的具体程序设置36-38
  • (一)先行调解的启动37
  • (二)先行调解程序的终结37-38
  • 六、先行调解的调解期限、费用负担38-39
  • (一)先行调解的调解期限38-39
  • (二)先行调解的费用负担39
  • 七、先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效力39-41
  • 八、对调解瑕疵的救济和保障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个人简历45-46
  • 后记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琴;农江;;台湾与大陆调解制度之比较[J];台声.新视角;2006年01期

2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徐元彪;周茜;;国内调解制度与国际调解制度之应用分析与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4 关楠;贾晓光;徐盼;;从调解制度中理解社会对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5 吴志刚;;中国家事调解制度的生命力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何胜杰;;浅谈调解制度在审判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5期

7 瞿琨;;论情理在社区调解制度中的运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骆家林;;我国治安调解制度的现状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李跃霞;;试论调解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规范性条件[J];太原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郭俊彦;;论调解制度的法治价值[J];民族论坛;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在祯;;关于建立仲裁受托调解制度的思考[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陆娓;;清代乡里调解制度研究[A];2013年第七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赵胜营;;论构建和谐社会与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4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柴荣;袁泓;;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兼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6 张革成;;论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维建;中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N];检察日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冯小光;调解制度发展进程中的政治动因[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羊文成;先行调解制度该如何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3年

4 王立新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的文化隐寓[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西北大学法学院 王钢;中国古代调解制度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2012年

6 ;构建现代调解制度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王川 汤峥鸣;完善调解制度 实现诉讼与调解“无缝衔接”[N];上海法治报;2013年

8 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英国国际和比较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伊莱娜·康思格里奥(Elena Consiglio)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院 李叶丹 编译;意大利调解制度的发展及评析[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赵文 刘敏 记者 孙健;建立调解制度构建和谐仲裁[N];大连日报;2010年

10 许云霞;关于构建现代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来文彬;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穆子砺;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东豪;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罗程程;建国初期调解制度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超芳;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红;清代的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鹏;立案调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苏晏;论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刘家楠;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焦艳;明清时期的调解制度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9 刘岐山;和谐理念下的基层调解制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耿宁;清代调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47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947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