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民事执行和解制度是我国民事执行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执行和解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理论界对于民事执行和解的定义、性质、效力等内容也纷争不断。笔者认为,民事执行和解是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变更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进而产生一种中止执行程序的临时状态,后会随着情势变动而终结或恢复执行程序的一项制度。执行和解具有私法上和公法上的双重属性和效果。民事执行和解在立法上存在法院缺乏对和解协议内容的审查权、执行和解程序特别是因受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和解协议进程路径规定不明、因和解协议内容发生权利主体、履行义务主体变更的当事人救济途径不完善等漏洞,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执行“和而不解”、执行人员强制促和解、执行过程操作不规范、和解协议履行内容存在瑕疵等问题。针对以上漏洞及问题,应明确执行和解的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合法和诚实信用;法院在执行和解中应对和解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和解协议债权人变更时,受让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申请人恢复原判决的执行;和解协议履行义务主体变更时,不论是债务承担还是债务加入,和解协议不履行的,债权人均可以直接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而第三人部分履行下和解协议不能继续履行的,抵扣规则不适用,债权人应将已取得的财产返还给第三人(承担人或加入人);执行和解相关配套制度也应完善,使民事执行和解制度更加规范化,真正实现其功能。
【关键词】:强制执行 和解协议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1章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基本理论10-18
- 1.1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概念10-11
- 1.2 民事执行和解与相似概念的辨析11-12
- 1.2.1 执行和解与诉讼和解11-12
- 1.2.2 民事执行和解与法院调解12
- 1.3 民事执行和解的性质12-14
- 1.3.1 关于民事执行和解性质的不同主张12-13
- 1.3.2 对民事执行和解性质不同学说的评析13-14
- 1.4 民事执行和解的效力14-18
- 1.4.1 程序上的效力14-15
- 1.4.2 实体上的效力15
- 1.4.3 域外关于执行和解效力的规定15-18
- 第2章 域外民事执行和解制度之考察18-23
- 2.1 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18-19
- 2.2 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19-21
- 2.2.1 德国的相关规定19-20
- 2.2.2 法国的相关规定20
- 2.2.3 日本的相关规定20-21
- 2.3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21-23
- 第3章 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31
- 3.1 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立法现状23-24
- 3.2 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24-28
- 3.2.1 缺乏对执行和解协议内容的审查权24-25
- 3.2.2 执行和解的程序规定不完善25-27
- 3.2.3 执行和解协议的救济途径单一27-28
- 3.3 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28-31
- 3.3.1 执行存在“和而不解”的状况28-29
- 3.3.2 执行人员强制促和解29-30
- 3.3.3 执行和解过程操作不规范30
- 3.3.4 和解协议履行内容存在瑕疵30-31
- 第4章 我国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完善31-41
- 4.1 明确执行和解的基本原则31-32
- 4.1.1 意思自治原则31
- 4.1.2 合法性原则31-32
- 4.1.3 诚实信用原则32
- 4.2 明确执行和解的法律效力32-33
- 4.2.1 明确执行和解的实体效力32-33
- 4.2.2 明确执行和解的程序效力33
- 4.3 明确法院在执行和解中的定位33-35
- 4.3.1 明确法院在执行和解中的地位33-34
- 4.3.2 明确法院在执行和解中的作用34-35
- 4.3.3 赋予法院对和解协议的审查权35
- 4.3.4 加强法官的监督和考核方式35
- 4.4 完善执行和解的运行程序35-37
- 4.4.1 达成和解后执行机构应否解除强制执行措施35-36
- 4.4.2 关于和解协议中担保的效力问题36
- 4.4.3 关于因受欺诈、胁迫而签订执行和解协议的具体程序路径36-37
- 4.5 完善执行和解的相关配套制度37-41
- 4.5.1 执行和解的救济机制37-40
- 4.5.2 执行和解的惩罚机制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龙生;陈峻;;执行和解制度和实务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王琳;;执行和解协议诉讼制度的可行性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管海燕;;浅析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4 方延;;基础与进路:民事执行和解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张弦;胡旭;;论反垄断执行和解的正当性[J];经营管理者;2009年10期
6 张海强;王芳;;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完善和实务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7 李金燕;杨凤;;论民事执行和解的效力[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8 赵振华;;论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和立法完善——以一件陷入僵局的执行和解案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2期
9 马怀国;叶伶俐;;实现执行权能动性的路径探析——以执行和解向执行调解转变为视角[J];山东审判;2010年05期
10 李慧;;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J];商品与质量;2012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祝颖;;执行和解制度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2 肖树平;;民事执行和解与现状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3 邱生权;戎老虎;张艳斐;;和谐社会下的民事检察执行和解探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炳方 栾汉勤 宗鸣;完善执行和解的几点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张小帆;法官在执行和解中的角色定位[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秦飞;达旗法院力促执行和解贯穿执行过程始终[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张相旺;全南注重多渠道执行和解[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刘德刚邋仇慎齐;执行和解协议缘何频遭“恶意违约”[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张玉群;执行和解制度的缺陷与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9年
7 周正东 徐明成;江苏淮阴法院强化执行和解成效显著[N];新农村商报;2010年
8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卢文丽;完善执行和解机制 营造和谐执行环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王双山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围绕三项重点工作 全力促进执行和解[N];通辽日报;2010年
10 孙懋;执行法官能否介入执行和解[N];江苏经济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杨希;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戴建萍;论民事执行和解[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曼;执行和解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张永彬;论执行和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贺旭;论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朱妍;执行和解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德毅;论执行和解[D];复旦大学;2010年
8 陈萌萌;论民事执行和解[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李静;执行和解的法理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郭晓宁;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1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96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