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证据短缺路径下的错案预防

发布时间:2017-10-04 17:39

  本文关键词:证据短缺路径下的错案预防


  更多相关文章: 证据短缺 错案预防 刑事诉讼


【摘要】:错案是无辜者受追诉的案件,主要表现为事实认定错误。案件事实认定的基础是证据,如果证据短缺,裁判者就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走向歧路或迷途。实践中证据短缺主要表现为数量不足和证明力不足。导致证据短缺的原因有客观上的,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结果。因此,应当加大证据收集和审查判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大程度地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证据短缺 错案预防 刑事诉讼
【分类号】:D91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多起刑事错案见诸报端,为社会和民众广泛关注和热议。刑事错案的发生不仅损害个人利益,使当事人蒙受冤屈,而且也破坏了既有的司法秩序和社会公正,甚至使公众丧失了对司法的信念。总结分析错案发生的原因,完善案件质量的办理和监督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错案的发生,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晶;;证据充分性的逻辑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3 刘品新;;当代英美刑事错案的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林喜芬;;“两个证据规定”颁行背景的理论解读[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3 刘根菊,刘少军;法国民事原告人制度评价与借鉴——兼论我国公诉转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4 左卫民;;职权主义:一种谱系性的“知识考古”[J];比较法研究;2009年02期

5 王梦飞;刑事诉讼客体新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黄福涛;;检法分歧现象的审视与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许俏丽;;浅谈诱惑侦查的适用及规制[J];才智;2011年05期

8 陈永生;;一事不再理与中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解决[J];研究生法学;1998年01期

9 郑瑞琨;;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和适用[J];研究生法学;1998年02期

10 宋福义;潘道义;郑瑞琰;;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的关系[J];研究生法学;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熊建明;美国最高法院管辖基础及要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张小玲;刑事诉讼客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苗京平;刑事司法国际合作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胜;行政强制措施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闫建龙;刑事自诉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江文兵;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D];安徽大学;2010年

4 魏宁;试论我国当前公安侦查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刚;论检察权的应然性回归与我国检察监督功能的完善[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文瑜;论“依法不予认定”[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谢媛;美国刑事错案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孙亮;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瑞敏;对刑事二审发回重审的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李巍;我国刑事错案的原因分析及错案预防机制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东超;现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法理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贺日开,贺岩;错案追究制实际运行状况探析[J];政法论坛;2004年01期

3 陈永生;;死刑与误判——以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为出发点[J];政法论坛;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东成;;论我国刑事印证证明模式[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苗吉伟;;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刍议[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郝新东;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的定罪标准[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许藤;刘佳;;从辛普森审判看中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5 侯忠泽;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导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J];河北法学;1993年04期

6 熊小松;;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可回避的自由心证[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徐萍;;刑事诉讼中印证证明模式的特征[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8 汪超;蔡杰;;对司法认知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相关制度的构建[J];长江论坛;2007年04期

9 苗福翠;刘娜;;审查起诉阶段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的方法[J];中国检察官;2007年12期

10 冉军;;对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庭外调查权”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光红;;刑事证明责任主体论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王一帆;;我国应确立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陈仕菊;;浅议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吴卫军;王婕;;刑事诉讼中法官的救助义务——以被害人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江洪;蓝玉琼;车延风;;刑事诉讼中证人及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刚;;法律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化控辩模式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萧伯符;刘蜜;;也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中立性[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郭胜华;裴法让;;浅谈刑事诉讼中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任联寿;;多媒体示证系统在检察刑事诉讼中的运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排除非法证据 夯实案件事实基础[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北京市检察院 靳国忠;先期民事生效裁判或调解对刑事诉讼应具有约束力[N];检察日报;2008年

3 张剑;刑事诉讼应确立“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标准[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周萍 陆中华;刑事诉讼证人出证率为何这么低[N];江苏经济报;2008年

5 记者 王新友 通讯员 王潇潇;北京:检法联合发文规范诉审关系[N];检察日报;2010年

6 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 方雪莲;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应有之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熊秋红;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陆建忠;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应进一步完善[N];法制日报;2006年

9 顾建康;刑事诉讼应建立管辖权异议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戴谦 王海声;我市刑事诉讼实行“每案监督”[N];青岛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杨立新;刑事诉讼平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雷建昌;口供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6 熊志海;刑事证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毛建平;起诉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9 秦宗文;自由心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秀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刚;刑事诉讼言词证据若干问题研究——一种比较法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2 荆立朴;刑事诉讼电子证据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徐胜;论刑事诉讼法中法官的心证公开[D];苏州大学;2006年

4 李贵德;论刑事诉讼中的口供规则[D];吉林大学;2006年

5 马儒明;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审查和运用[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玉华;论刑事诉讼中的口供[D];四川大学;2004年

7 姜静;论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娟;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光南;建立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构想[D];郑州大学;2003年

10 朱红波;刑事诉讼中证人权利的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1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971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