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刑事和解:价值凸显与权力互动

发布时间:2017-10-06 20:04

  本文关键词:刑事和解:价值凸显与权力互动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和解 治理 司法成本


【摘要】:刑罚权不是治理社会的全部手段,只是治理社会的手段之一,这是现代国家逐步达成的共识。刑罚权的运用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强制性、破坏性以及司法成本,而且其运用状况自然受到人权保障意识和刑事法治理念的影响。刑事和解优化了刑事法律关系,其制度设计有效降低了刑罚本身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如"社会心理"及"标签"效应等。刑事和解更多关注的是被害人和犯罪人本身关系的发展,体现出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刑事和解 治理 司法成本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诉变更的法律规制研究”(10BFX045) 济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刑罚权的理念更新与实践转向研究”(14YY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所谓刑事和解,又谓之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和解,是指当犯罪发生后,经过调停人的调停,使加害和被害双方开始直接的协商和面谈,以使纠纷和冲突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一方面恢复加害与被害双方被破坏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促使犯罪人主动悔过,更好地复归社会。”1对于当事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李涛;唐振刚;;问题与路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13年12期

3 陈京春;;新刑事诉讼法下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4 胡云腾;刘晓虎;;恢复性司法之实践模式[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郭道晖;;论社会权力的存在形态[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姜淑华;任建华;;本土化刑事和解模式的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7 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8 郭道晖;;社会权力:法治新模式与新动力[J];学习与探索;2009年05期

9 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J];中国法学;2003年06期

10 李忠诚;关于恢复性司法方案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律师;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敏;;理性诘问:刑事和解是否是“以钱买刑”[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2 王志祥;何恒攀;;论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东根;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借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波;;论协商性司法中的刑事和解[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梅胜;;刑事和解理论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价值冲突及平衡[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6 杨桦;;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效力的正当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郭锐林;;论刑事和解的理念基础[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赵琳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刑事和解制度[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褚晶晶;李秦;;马克思主义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解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0 曹飞;;法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述评[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刘志成;;刑事和解与公诉权:功能互补[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叶祖怀;;宽严相济视野下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旭邦;;刑事和解不起诉范围的构想[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敏;;刑事和解制度及检察实践[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10 赵凤祥;刘昊;;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可行性分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3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洪岩;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炎杰;中国保险合同纠纷防范及处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9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秦国荣;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律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概览[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刚果;刑事诉讼契约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婷;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理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5 曹玉峰;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及其适用[D];兰州大学;2010年

6 翟海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慧玲;故意伤害罪认定及量刑中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正海;论刑事和解制度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柏莉;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韩孔林;刑事和解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茂国;;论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由权力到权利的解读[J];当代法学;2008年05期

2 宋英辉;史立梅;郭云忠;孟军;廖明;杨雄;;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调研报告[J];当代法学;2009年03期

3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践行[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杨会新;;“被害人保护”与“刑罚轻缓化”:刑事和解不能承受之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储槐植;再说刑事一体化[J];法学;2004年03期

7 周光权;刑法修改的规模定位与制度设计[J];法学;1997年01期

8 赵石麟;;公安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及其规制[J];公安研究;2009年05期

9 俞亮;;试论侦查阶段刑事和解制度价值与实现路径[J];公安研究;2011年12期

10 高铭暄;;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制度[J];法学家;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张景义 特约记者 王立文;[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桃;;论刑事和解应当慎行[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1期

2 宋英辉;;刑事和解的实证分析与辩证考量[J];人民检察;2008年24期

3 张健英;;“刑事和解”及其社会效应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4 王瑞君;;刑事和解:人本主义的对话型和解[J];齐鲁学刊;2008年03期

5 龚永强;张亚力;贾永强;;检察视野下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6 于志刚;;刑事和解的正当性追问——中国政法大学首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观点综述[J];政法论坛;2009年05期

7 谭泽林;赵秋生;;我国刑事和解实施中的问题与相应实体、程序法完善[J];政治与法律;2009年09期

8 王涛;刘晓;;论刑事和解的本土化与制度构建[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文雯;;浅析我国刑事和解之制度因素[J];中外企业家;2009年10期

10 韦飞红;洪美玲;;刑事和解的实践与探索[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道刚;;救助被害人的优化选择——倡导刑事和解的犯罪学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赵凤祥;刘昊;;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可行性分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3 郭云忠;;刑事和解现状之调查[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周娅;姚石京;;刑事和解之内涵探析与价值定位——刑事被害救济的新思维[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勇;刘小荣;;浅析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6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易珍荣;;刑事和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锦萍;;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乐绍光;苟红兵;;刑事和解原则下的检察权能重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璐 郭玺;刑事和解 恢复被犯罪破坏的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丁国锋;无锡出台刑事和解工作意见[N];法制日报;2007年

3 陆曙光邋吴海研 记者 丁国锋;轻微刑案方可刑事和解[N];法制日报;2007年

4 李青;永丰检察院尝试刑事和解引发争议[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何淼玲 通讯员  张吟丰 实习生 秋静;省会首例刑事和解目击记[N];湖南日报;2006年

6 何淼玲 通讯员  苗霞;刑事和解: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利器[N];湖南日报;2007年

7 见习记者 刘坷;我省出台刑事和解规定:轻微刑事案可“私下和解”[N];湖南经济报;2006年

8 罗欣;刑事和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本土化探索[N];检察日报;2006年

9 黄建良;以刑事和解促社会和谐[N];检察日报;2006年

10 何书生;刑事和解利于当事人权益双向保护[N];检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建辉;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周凯东;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辉;刑事和解制度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刚;论刑事和解模式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0年

3 郭小峦;中国刑事和解的困境与出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伟;刑事和解的功能与价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齐帅;刑事和解与重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曲晓丽;试论刑事和解及本土化构建[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绍钧;论刑事和解[D];山东大学;2009年

8 曾锋;中国刑事和解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刘政宁;刑事和解的几个相关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郑琦;论刑事和解及其制度设计[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4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984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5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