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与传导机制
发布时间:2024-03-30 02:54
2003年以来的土地宏观调控实践结果证明,要达到宏观调控满意效果必须要实现土地调控从依靠行政手段调控向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转变,但目前利用土地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的系统理论、方法研究成果缺乏,造成许多政策制定的不科学、不系统,特别需要基于土地复杂性和基础性功能考虑,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土地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基本机理揭示。本文通过经济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法,在系统总结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本身特性,利用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了土地在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作用、调控机理和表现,提出了土地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弄清了不同类型土地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的传导渠道和调控机理,实证分析了我国土地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计量经济规律,提出了利用土地经济手段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形成的主要结论为:(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地租理论是指导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价值原理;(2)土地经济手段的调控体系存在实物调控和价值调控的两大核心政策体系;(3)土地资源要素供给调控的传导渠道应立足于实物生产调控;(4)土地资产价值调控的传导渠道是土地资本存量和土地资产抵押融...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41701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2土地作为可变要素投入使用图
图4.2土地作为可变要素投入使用图进行宏观干预,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如果考虑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是可变的,则由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共同决定着生产,形成生产的曲面图4.4。同时,由于土地要素与非土地要素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因此在经济学上也就存在着具有生产效率的经济区(生....
图4.4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比例可变产出图
如果考虑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是可变的,则由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共同决定着生产,形成生产的曲面图4.4。同时,由于土地要素与非土地要素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因此在经济学上也就存在着具有生产效率的经济区(生产上、下脊线之间的区域),见下图4.5。在这里,依然用K表示非土地要素,....
图4.5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投入的脊线区
代率递减规律,因此在经济学上也就存在着具有生产效率的经济区(生产上、下脊线之间的区域),见下图4.5。在这里,依然用K表示非土地要素,L表示土地要素。通过经济学模型分析,就可以知道,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土地供应在时序上必须与其他要素投入相一致。并且,在一定范围,如果在一个企业或行....
图4.6土地要素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曲线
侧玄图4.4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比例可变产出图图4.5土地要素和非土地要素投入的脊线区托最优问题。根据埃奇握斯盒状图(见图4.6)讨论,一定数量的土地生产要素L和非土地生产要素K在两个生产者(或两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点是等产量线的切点,....
本文编号:3941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94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