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释宪者林肯——在美国早期宪法史的叙事中“找回林肯”

发布时间:2017-10-09 20:34

  本文关键词:释宪者林肯——在美国早期宪法史的叙事中“找回林肯”


  更多相关文章: 林肯 宪法解释 宪法文化 联邦 民主 法治


【摘要】:林肯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宪法解释者,他对建国宪法的解释结束了纵贯美国早期宪法史上的路线之争,解决了1787年制宪者"合众为一",却未"定于一"的建国不彻底的问题,由此成为新宪法秩序的奠基人。回到内战这场宪法危机所规定的宪法解释场域,林肯认为联邦共同体是永续的,因此南部蓄奴州无权单方面退出;由国父们所开创的立宪共和国是一场试验,而共和国是否有能力对抗内部敌人而维持领土完整,将是由战争结果加以裁决的问题;林肯是宪法的"维护者、保护者和捍卫者",护宪的前提在于护国,因此"拯救联邦共同体"是林肯这位战时总统至高无上的目标。一方面我们要在早期宪法史中发现林肯。另一方面,林肯可以成为我们进入美国宪法史的一种方法,丰富我们对于这段"漫长"而又"拥挤"的美国早期宪法史的理解。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林肯 宪法解释 宪法文化 联邦 民主 法治
【基金】: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新专项(项目号106112015CDJXY470008)资助
【分类号】:D971.2;DD911
【正文快照】: 目次一、“找回林肯”:为什么与如何做?二、“两次建国”与早期宪法史的路线之争三、林肯的联邦(共同体)观四、林肯的民主观五、林肯的法治观六、“林肯”:一种进入美国宪法史的方法一、“找回林肯”:为什么与如何做?自1860年11月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至次年3月4日宣誓就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晗;;民主共和与国家统一:美国早期宪政中的北方分离运动[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6期

2 田雷;;第二代宪法问题——如何讲述美国早期宪政史[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欢;;简析托马斯·杰斐逊的扩张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8期

2 阎天;;社会运动与宪法变迁:以美国为样本的考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3 本刊编辑部;;中国宪法学发展评价(2010-2011)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中外法学;2013年04期

4 吴礼宁;;美国国家银行的宪法学叙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申林;;《利维坦》中国家主权与个人自我保存权之间的张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田雷;;第二代宪法问题——如何讲述美国早期宪政史[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6期

7 白龙;;走出《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与美利坚共和国的构建[J];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06期

8 申林;梁伟;;强化国家能力与规范国家权力:现代国家构建的双重使命[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吉平;人性、历史与冲突[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千陌;托克维尔悖论及反悖论[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 诸德伟;反联邦主义者:另一种“宪法之父”[D];南京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雷;;美国宪政:先定承诺与历史叙事[J];读书;2014年04期

2 田雷;;论美国的纵向司法审查 以宪政政制、文本与学说为中心的考察[J];中外法学;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坤,上官丕亮;宪法法部门初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王学栋;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姜峰;论我国宪法中人权条款的直接效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秦前红;论宪法变迁[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5 杜承铭;论宪法的弹性机制[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6 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J];学术探索;2001年06期

7 李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性质:宪法的特别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9 周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解释案例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单忠献;论我国宪法解释体制[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7 蔡定剑;宪法就是拿来用的[N];南方周末;2008年

8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胡锦光;宪法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王石川;“向宪法宣誓”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工人日报;2014年

10 王石川;“宪法宣誓制度”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济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赵坤;论英国宪法惯例的法治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春鹏;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意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超群;试论宪法思维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修铁;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于广丹;美国宪法解释的创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田川;我国宪法解释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黄钰晶;从宪法变迁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亮明;劳动权的宪法解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阳红伟;中国宪法惯例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2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02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