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请愿权的国家义务
本文关键词:针对请愿权的国家义务
更多相关文章: 请愿权 国家义务 国家机关 公民 行政机关 信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美国宪法 申诉 答复
【摘要】:虽然信访并未明确规定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之中,但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国务院于2005年1月修订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信访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当前的信访实务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信访行为人、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关等主体对信访制度的认识各异,进而在适用该制度时采取了多样的行为方式。这在实践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访频发,甚至形成"信访洪峰",严重背离了《信访条例》等法规颁布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访事件,进而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功能就成为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组笔谈的作者分别立足于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对信访制度尤其是其属性与功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检讨,期望对我国当前的信访理论研究和实务决策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请愿权 国家义务 国家机关 公民 行政机关 信访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美国宪法 申诉 答复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0YJA820063)
【分类号】:D921;D922.182.1;D632.8
【正文快照】: 公民信访的权利从宪法中的请愿权派生而来。①而权利是一个关系性概念,如果仅从权利的特质而不是从某种功利主义的考量出发,那么国家义务的边界到底应该划在哪里?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的地方政府将信访人劳教甚至送往精神病院、②有的地方政府不惜“花钱买平安”③等种种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来梵,季彦敏;人权保障:作为原则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2 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3 童之伟;;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J];现代法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昭乐;;检察权性质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王文华,张平;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成福;;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马剑银;;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7 李恒广;;试论公益诉讼的宪政解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胡玉鸿;;社会契约与人的联合[J];比较法研究;2007年03期
9 王锴;;论宪法上的程序权[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训虎;;美国证据法中的证明力规则[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刑事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林劲松;刑事诉讼中的基本人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张慧平;宪法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焦洪昌;选举权的法律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强;法治视野下的警察权[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铁雄;美国财产法理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蕾;论一种作为人权的财产权[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种松志;检警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2 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J];法学;2000年02期
3 贺卫方;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J];法学;1997年05期
4 张宏思;人民检察院基本诉讼角色定位论[J];法学;1997年09期
5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6 沈丙友;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关系之检讨[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7 王琰;为检察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全国首届检察理论研究年会综述[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8 倪培兴;论司法权的概念与检察机关的定位——兼评侦检一体化模式(上)[J];人民检察;2000年03期
9 张智辉;“法律监督”辨析[J];人民检察;2000年05期
10 徐益初;从我国检察机关的发展变化看检察机关定位——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再认识[J];人民检察;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怀德;[N];学习时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俊;;试论违法的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2 胡冰;姜明安;;违法行政 小心当被告[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19期
3 李泽忠;;权力观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4 许浩;;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7期
5 陈涛;;试论现代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6 于忠庆;;贴大字报犯法吗?[J];干部人事月刊;1994年11期
7 谢雄军;;论我国资格罚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1年07期
8 陈矫健;;信访的定位问题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11年08期
9 申欣旺;;看上去很美的《行政强制法》[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3期
10 ;浅谈行政执法[J];中国标准导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贤玖;;“依法办事”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浅析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姜明安;;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回顾——教训与经验[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志刚;;继承董老法学思想 促进依法行政[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董丽君;;公务员奖励制度法治化之研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明;;律师公益诉讼与公民宪法意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黄诚泽;;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问题的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陈新;;人大制度中的检察机关地位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周建勇;;警惕国家俘获——对一种新型腐败的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蔡放波;;我国行政监督的问题及对策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毕可志;;论行政赔偿范围的拓展[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市信访条例[N];重庆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徐国维;工商总局:严禁以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3 ;关于石家庄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规定(试行)[N];石家庄日报;2009年
4 刘瑞侠;国家机关不得推荐产品[N];中国质量报;2000年
5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人大常委会 滕修福;代表法应少用或不用“负责人员”称谓[N];检察日报;2010年
6 ;江西省信访条例[N];江西日报;2009年
7 胡锦光;行政机关必须树立依法行政观念[N];中国税务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洪波;深入学习理解 提升工作水平[N];安徽日报;2006年
9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山西省信访条例[N];山西日报;2010年
10 孝感市纪委信访室 付建国;让信访听证更加透明[N];湖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晶;国家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3 陈党;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汪海;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权的公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6年
5 林爱s,
本文编号:1004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0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