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的表达自由
发布时间:2017-10-16 21:07
本文关键词:论未成年人的表达自由
【摘要】:未成年人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未成年人表达自由则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核心的一项权利。但是,未成年人由于其自身所处生活学习环境以及自身行为能力所限,在行使表达自由时会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但是法律赋予每一个人行使表达自由的权利的意义在于保障每一个人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等的权利,我们不该因为未成年人在行使表达自由权利时受到的诸多阻碍而对未成年人的表达自由权利采取一种漠视甚至放任不管的态度;相反,我们更应该对未成年人表达自由权利采取一种积极关注的姿态,积极消除未成年人行使表达自由的现实性障碍,在依法保障未成年人表达自由权利行使的同时,当未成年人权利遭受到侵害时,给予必要的救济。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含义,主要从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一般含义以及特殊规定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价值定位,以期通过本部分的论述,引起人们对未成年人表达自由权利的重视。第三部分与四部分则分别围绕目前我国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现状来展开的,第三部分主要从表面和深层次两方面介绍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表达自由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则是从制约未成年人表达自由发展的根源出发来探讨造成目前此种现状的原因。在系统论述完前四个部分之后,第五部分则就有了探讨未成年人表达自由实现机制的空间,由对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限制引发该论述,分别从保障和救济两方面来为未成年人的表达自由的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 表达自由 保障 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D922.183;D923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言10-12
- 一、未成年人表达自由释义12-19
- (一)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一般含义12-14
- 1. 表达自由的界定12-13
- 2.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一般内涵13-14
- (二)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特殊规定14-19
- 1. 未成年人的主体特征15-16
- 2.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特点16-19
- 二、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价值定位19-23
- (一) 狭义层面的价值定位19-20
- 1. 促进未成年人个人自我发展19
- 2. 利于未成年人对真理的获知19-20
- 3.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促进民主的实现20
- (二) 广义层面的价值定位20-23
- 1. 有利于社会疏导、促进和谐稳定21
- 2. 利于促进相邻权利之间的融合21-23
- 三、未成年人表达自由行使的障碍因素23-32
- (一)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存在的主要问题23-27
- 1. 课堂言论自由享有不充分24-25
- 2. 发型自由无话语权25
- 3. 服装自由权利受排斥25-27
- (二)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之表面问题27-29
- (三)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之深层问题29-32
- 四、制约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根源32-35
- (一) 制约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客观因素32-33
- 1. 物质条件的制约32
- 2. 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32-33
- 3. 救济渠道不健全33
- (二) 妨碍未成年人表达自由行使的主观因素33-35
- 1. 传统思想影响巨大33-34
- 2. 家长法制教育的缺失34-35
- 五、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实现机制35-50
- (一)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限制35-39
- 1.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限制的必要性35-37
- 2.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限制方式37-38
- 3.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限制原则38-39
- (二)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保障39-45
- 1.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保障的必要性39-40
- 2.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保障的可行性40-43
- 3.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之保障的构建43-45
- (三)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的救济45-50
- 1.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救济的必要性45-46
- 2.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救济的可行性46-47
- 3. 未成年人表达自由之救济的完善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锐;范文;;论学生表达自由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2 罗爽;;从高等学校权力为本到学生权利为本——对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谢晖;权利与权力界──法制现代化的奠基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4 刘太刚;;表达自由: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宪政基石[J];法学家;2007年02期
5 谢熙伟;;论表达自由及其限制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6 刘菲;高Pq理;;表达自由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7 苏小青;;论自由与法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8 任进;中国完善和发展表达自由的保障机制[J];国际新闻界;2005年04期
9 刘玉民;;教育与侵权之争[J];北京支部生活;2005年08期
10 方铭琳;关于学校校规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1044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4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