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言论自由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7-10-20 12:27
本文关键词:微博上的言论自由及其法律规制
更多相关文章: 表达自由 微博言说 社会转型 界限 司法救济
【摘要】:微博具有“自媒体”属性,它更重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公共性,引入信誉监督机制,双向、分散传播模式。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公共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结构。它不仅改变了媒体发布信息的方式,更使得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也由门户网站为主导转变为微博传播为主导。微博将公共话语权真正的赋予了每一个公民,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精神在微博公共领域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微博给予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传播媒介、信息自由以及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微博公共领域对现有体制的冲击和实现体制改革的催化作用,以及微博对法律符码的稳固。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旧有政治体制的僵化,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利益分配的不公以及解决社会矛盾的制度供应不足,非理性情绪在一定范围内有积聚的趋势,从而使得体制内与体制外错位运行,官民之间、贫富之间隔阂和对立情绪不断激化。微博一方面使得体制内力量与体制外力量能够在网络的公共领域中平等的协商和交谈以寻求民主,另一方面网络公共事件往往发生在官员或者富人身上,那么网民情绪便容易激化,底层民众的心中仇官、仇富心理在微博中发泄和宣扬。缺乏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非理性的讨论或者散播信息形成“舆论风暴”或者“网络暴力”,甚至“公知约架”或者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微博公共领域一方面提供一个具有理性沟通和批判能力的公共话语空间,另一方面微博上的言论自由也不可侵害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微博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制的限度之内。我们在刨析中国现有体制的困境以及社会失序根源后,以法律的角度探讨如何限度微博言论的自由限度以更好的保护表达自由;通过对国内外对微博公共领域的立法经验和现状的横纵比较分析,探寻对微博上表达自由保护的司法救济的途径,为我国言论自由的保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表达自由 微博言说 社会转型 界限 司法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39;D9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导论9-13
- 一、 研究背景9-10
- 二、 研究现状及思路10-13
- 第一章 微博公共领域的基础——信息自由和表达自由13-28
- 第一节 、信息自由与知情权13-18
- 一、 信息的社会性13-15
- 二、 信息自由是保障知情权的基础15-17
- 三、 微博时代的信息自由17-18
- 第二节 、“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与民主18-28
- 一、 表达自由的内涵18-19
- 二、 表达自由的民主价值19-21
- 三、 微博时代表达自由的发展21-28
- 第二章 微博言说与体制内外的张力28-41
- 第一节 、现有体制的滞后与僵化因素28-36
- 一、 中国传统法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遗传基因28-30
- 二、 过渡性体制的危机30-34
- 三、 “转型陷阱”导致社会失衡34-36
- 第二节 、体制内与体制外错位运行36-41
- 一、 社会信任的丧失和合法性基础的动摇36-37
- 二、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反抗情绪37-39
- 三、 社会冲突和维稳困局39-41
- 第三章 微博空间中表达自由的可能与限度41-59
- 第一节 、西方网络言论自由保护状况41-47
- 一、 美国网络言论自由司法审查标准41-43
- 二、 英国网络从业者行业自律监管制度43-44
- 三、 德国网络言自由相对保障方式44-46
- 四、 其他国家网络言论管制46-47
- 第二节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现状及问题47-53
- 一、 广泛的内容控制47-49
- 二、 行政限制和技术限制49-50
- 三、 问题的症结50-53
- 第三节 、微博言论自由保护和规制53-59
- 一、 合理确定微博言论自由的边界53-55
- 二、 拓宽网络言论自由司法救济途径55-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5
-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65-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璐;;德国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立法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德国研究;2006年03期
2 蒋银华;;论国家义务的理论渊源:现代公共性理论[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3 崔伟萍;;微博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黑河学刊;2011年05期
4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5 萧方;吴作好;;国外如何管理网络[J];思想工作;2006年10期
6 马长山;;中产阶层:小康社会的宪政基石[J];中外法学;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欧阳;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7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6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