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传统“天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对接——对《清帝逊位诏书》宪法意义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21 06:22

  本文关键词:传统“天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对接——对《清帝逊位诏书》宪法意义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清帝逊位诏书》 天下 民族 民族国家 宪法意义


【摘要】:关于《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目前学界已有诸多讨论。不可否认《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在形式上结束了中国传统"天下"的秩序模式,从而开启了"民族国家"时代,但这只是历史的表面。20世纪初的清王朝已无力控制时局,真正的军政大权落到了以北洋军为后盾的袁世凯手里,清帝的逊位与其说是禅让政权,倒不如说是以禅让自保从而换取些实在的优惠(优待)条件罢了。中国历史上不乏以《逊位诏书》的形式实现天命流转的事例,这种流转的真实性就好像是"皇帝的新装",无论彼时的君臣,还是当今的我们,都明了其中的荒唐与讽刺。故而《清帝逊位诏书》是否真的完成了政权的转让,赋予了中华民国存在的正统性,我们应慎重言论,同时亦应抑制住动辄将"清帝逊位"打上西方模式烙印的冲动,而致力于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话语和民族自信。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
【关键词】《清帝逊位诏书》 天下 民族 民族国家 宪法意义
【分类号】:D929;D921;K258
【正文快照】: 长久以来,《清帝逊位诏书》被深埋于故纸堆,无人问津。辛亥百年之际,学界对建国历史进行了深刻思考,《清帝逊位诏书》亦得以拨云见日,散发出了灼灼法律之光。有学者对此后知后觉深表惋惜:“它早已化为一百年来中国之命运的内在构成,并为当今的中国政治所分享。只是我们把它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章润;;立国语境下的政治建设——张佛泉先生建政与立国学思发凡[J];法学;2012年01期

2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J];民族研究;2004年06期

3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4 黄兴涛;;清代满人的“中国认同”[J];清史研究;2011年01期

5 章永乐;;多民族国家传统的接续与共和宪政的困境——重审清帝逊位系列诏书[J];清史研究;2012年02期

6 凌斌;;政治私约主义的正当性困境:政治宪法学批判——以《清帝逊位诏书》的法学解读为中心[J];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7 杨昂;;清帝《逊位诏书》在中华民族统一上的法律意义[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5期

8 高全喜;;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5期

9 泮伟江;;政治宪法学的可贵尝试与中国史学“论史”传统的苏醒[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5期

10 陈晓平;;沙上建塔——评高全喜《立宪时刻》[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苗;喜饶尼玛;;止步于“屡现曙光”缘由之探析——试析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若干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海兵;;1930年代的康、青、藏战争——边政、权力和地方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4 孙镇平;清末西藏治外法权的确立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祝勇;;刀与佛(散文)[J];边疆文学;2009年01期

6 张军;;谈辞书对“民族”一词的释义[J];辞书研究;2008年06期

7 宋黎明;;西姆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述略[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8 江平,李佐民,宋盈亭,辛文波;西藏佛教界的爱国主义传统[J];中国藏学;1996年02期

9 马戎;西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J];中国藏学;1998年02期

10 喜饶尼玛;民国时期西藏驻京总代表贡觉仲尼评述[J];中国藏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和靖;;从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史看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2 周大鸣;;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丽华;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9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新满;西藏寺院壁画中的体育考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查斌;从神圣走向世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婷婷;西藏分裂主义与西姆拉会议[D];兰州大学;2011年

4 储竞争;抗战时期国人西北书写与国族意识建构[D];兰州大学;2011年

5 董洪乐;中亚地区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超;我国边疆民族主义及其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乌吉斯古楞;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内蒙古的活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樊志强;林丹汗败亡原因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马丹丹;蒙藏委员会与蒙藏事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玉剑;操控理论下《中美联合声明》汉译本的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高全喜;;格老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3 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谭英华;试论马考莱的史学[J];世界历史;1983年01期

6 阎照祥;;英国辉格史学派先驱者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章开沅;5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9年05期

8 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J];近代史研究;1994年01期

9 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J];历史研究;1984年03期

10 孙明;;由禅让而共和——梁济与民初政治思想史一页[J];史林;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兴涛;[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英芳;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民;;承继与嬗变: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以《湖北学生界》为中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李喜所;;中国现代民族观念初步确立的历史考察——以梁启超为中心的文本梳理[J];学术月刊;2006年02期

3 周松青;;异化、国家和记忆:清末民初地方自治的两难[J];史林;2007年02期

4 徐勇;;历史的悖论与民族国家想象——论战国策派的民族国家表达及其意义和局限[J];浙江学刊;2009年04期

5 陆勇;;“民族国家”话语下的近代“中国”认同危机[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梅琼林,曾茜;地图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顾红亮;;“民族国家”语境中的个人图像[J];浙江学刊;2007年01期

8 常安;;清末立宪中的民族因素[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张公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新知识群体对民族国家的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5期

10 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简论[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3 暨爱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内涵与整体逻辑[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素玲;;被建构的女性:晚清至“五四”时期民族主义话语中的性别表述及其社会文化意蕴[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6 吕文浩;;论潘光旦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观[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7 张元隆;;辛亥时期江浙留日学界对近代国家观念的播扬[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8 沈洁;;革命与颠覆旧秩序:激进民族主义氛围中的反迷信叙事[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杨正文;;同化问题:民国时期国族建构的思想与边疆实践——兼以任乃强先生《西康图经·同化问题》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10 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明浩;中苏建国理念的本质差异[N];中国民族报;2011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左旭初;“无敌”商标无敌天下[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吴子桐;这个世界会好吗?[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王东;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磨难而不衰[N];北京日报;2003年

5 李天纲;通往“崇拜”之路[N];东方早报;2010年

6 张志鹏;从宗教的角度看日本侵华战争[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秦蓓蓓;张鸣:重识“五四”[N];南方周末;2010年

8 记者 王辉;中华民族与辛亥百年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N];中国民族报;2011年

9 程陶庵;梁漱溟致余宗范书札[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云;社会性别视域中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1843-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硕;清末“中等社会”与民族国家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磊;清末民初满汉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汪平秀;梁启超民族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4 展宁;“胡适派学人群”在人权运动时期的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尹可;潘光旦民族主义思想研究(1922-1949)[D];吉首大学;2012年

6 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D];安徽大学;2010年

7 葛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女性消费的民族主义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储竞争;抗战时期国人西北书写与国族意识建构[D];兰州大学;2011年

9 乌斯和巴雅尔;博格德汗政权与内蒙古伊克昭盟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1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071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