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从革命到文明:八二宪法序言第一段大义疏解

发布时间:2017-10-27 13:18

  本文关键词:从革命到文明:八二宪法序言第一段大义疏解


  更多相关文章: 八二宪法 革命 文明 转型


【摘要】:中国共产党建政后所制定之五部宪法性文件中,八二宪法最为特别:《共同纲领》和五四、七五、七八宪法都是革命宪法,这一点充分体现于其序言,它们均立足于革命历史叙事,而以革命证成统治之正当性。由此正当性论证,则确定国家了基本政治精神:继续革命。这样的继续革命必定是对中国文明的革命。八二宪法则与上述四部宪法有明显不同,最重大的区别,已由该宪法序言第一段表达出来:"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本文旨在疏解八二宪法序言第一段之大义。本文从本段宪法序言中梳理出中国历史条款、中国文化条款和中华各族人民条款。这三个条款,在政治上承认了文明相对于革命之优先性。由此,统治正当性的论证部分实现了从革命到历史连续性之转移。对中国文明的继续革命失去了正当性。这三个条款部分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精神从继续革命到文明之转换。正是这一新的宪法精神改变了权力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国家权力不再凌驾于文明之上,法律不再凌驾于生活之上。相反,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顺承国民的生活,对民众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保持开放。由此而有了人们以"改革开放"一词所描述的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制度变迁。就其实质而言,改革开放是中国文明之复兴。从宪法技术上说,由于放弃了继续革命之宪法精神,与此前宪法的短命不同,八二宪法也就具有生长之品质,而得以不断修订,始终具有效力。宪法序言第一段也敞开了中国未来进一步变革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八二宪法 革命 文明 转型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宪法旨在塑造共同体之永恒健全秩序,而任何具有制定宪法之意向和能力的共同体必然同时是政治共同体和文明共同体。制宪是非常政治事件,宪法主体内容亦必定是政治的,如宣示统治权之渊源及其正当性,架构统治之诸多权力等。然而,政治必定在文明中展开,宪法设计亦不能不处理文明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锦宇;;宪法序言、国家梦想与政制建构——“中国梦”的宪法学阐释[J];法学论坛;2013年04期

2 翟志勇;;宪法中的“中国”——对民族国家与人民共和国意象的解读[J];文化纵横;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从华北走向全国”——当代司法制度传承的重新书写[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3 范时杰;;卢梭自由学说的双重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桂华;;从四部宪法看新中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J];北京党史;2010年04期

5 李光;;略论个体权利与现代化[J];沧桑;2008年04期

6 谭波;;论《信访条例》的多重价值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7 朱小姣;;中国五四宪法与苏联三六宪法比较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邓联繁;蒋清华;;宪法典中公民权利与国家机构位次之辨正[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唐忠民;;宪法学断想三则[J];当代法学;2008年03期

10 李龙,滕宏庆;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田宏杰;;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周刚志;;中国财政立宪三十年回眸——基于中国财政宪法规范之变迁过程的考察[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滕世华;;谁更偏好大政府——基于一种学理性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温辉;;论检察工作的法治思维[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8 卢正涛;;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9 陈弘毅;;香港及台湾地区的政治和宪政改革:比较与反思[A];百年共和与中国宪政发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永昌;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8 孟庆涛;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祝勇;革命语境下的语言暴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10 管小其;启蒙的后现代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元;“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空间及趋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夏雪梅;《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苏颖;传播的权力偏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范继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理论演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许楠;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桑超;论我国宪法解释主体模式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波;卢梭公意思想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Hoang Ngoc Dong Phuong (黄玉东芳);中越现行宪法中人权保障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何思哲;宪法适应性理论在我国的法律探索与实践[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秦博;宪法视角下的生育权之保护[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锦宇;;基础规范与制度事实——法效力证成中的“休谟难题”[J];法律方法;2012年00期

2 翟志勇;;宪法中的“中国”——对民族国家与人民共和国意象的解读[J];文化纵横;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土平;严于解剖自己 坚持继续革命[J];齐齐哈尔师院;1974年Z1期

2 李长茂;刻苦学习不停步 继续革命永向前[J];天津师院学报;1975年01期

3 龚怀刚;发扬光荣传统,坚持继续革命[J];天津师院学报;1975年06期

4 广西师院化学系七五级党章学习第三小组;认真学习新党章 继续革命有方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09期

5 ;58、关于“继续革命”理论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1年Z1期

6 杨延林;对《试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的两点意见[J];社会科学;1985年04期

7 夏镇平;;简评斯塔尔专著:《继续革命——毛的政治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8 ;朱德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J];党史文苑;1999年02期

9 甘祖昌;;继续革命永向前[J];诗刊;1976年10期

10 徐维学;;坚持继续革命 认真改造世界观[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皮特;重读《结构》 继续革命?[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沈宝祥;胡耀邦与邓小平在理论问题上的“第一次接触”[N];学习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延;从革命到“继续革命”[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3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03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