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德国家庭法中的实现

发布时间:2017-11-07 09:08

  本文关键词:“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德国家庭法中的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最大利益 子女本位 父母照顾 抚养权 子女出身


【摘要】:德国立法者对家庭法进行了多次重大修改,以实现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彰显子女权利本位。在子女出身方面,未成年子女对父亲身份有独立的撤销权,并有权知悉真实出身。德国民法强调父母照顾权的义务本质,父母须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原则对子女进行人身和财产照顾,在教育中不得采用暴力,尊重子女的自决权;父母应就违反照顾义务之行为向子女承担赔偿责任;父母管理未成年人产业形成巨额债务的,子女不承担完全责任;父母离婚后变更照顾权的,无论双方是否达成一致,法院均需进行儿童最大利益审查;子女在相关法律程序中具有一定的诉讼主体地位。在交往权方面,子女和父母任何一方均有正式的交往权,和子女具有"社会家庭关系"的人对子女有交往权,法院可以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子女的交往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扶养义务优先于其他扶养义务,未成年子女可以通过简易程序主张扶养费。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身份契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C0211) 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WTO与现代国际法研究中心” 湖南省重点学科法学学科资助
【分类号】:D951.6;DD911
【正文快照】: 随着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最大利益”确立为处理儿童相关事项的基本原则,①以父母履行责任与义务、保障儿童最大利益为特征的子女本位立法,已成为亲子关系立法的世界性趋势。②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只指明了处理儿童事项时应坚持的方向,其内涵及适用均具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冉启玉;;从理念到制度的转变:离婚亲子法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2 王雪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下)[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君拥;;禁止体罚儿童的国际法律规定与国内法律实施——以家庭内体罚儿童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2 肖霄;郭槐;;论义务教育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李成佳;;我国未成年人刑法典分立之我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魏惠斌;;最大利益原则与我国儿童权利保护[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周虹;;对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现状的思考——从立法不足及完善谈起[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蒋月;;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离婚法研究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9年01期

7 牛志远;;儿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4期

8 陈苇;王濵;;澳大利亚儿童权益保护立法评介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以家庭法和子女抚养(评估)法为研究对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李春斌;;农村留守女童父母照顾权阙如及补正——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H乡的个案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4期

10 赵军;;嫖宿幼女、援助交际的他面呈现——基于纵向维度“入圈考察”的个案研究[J];法学评论;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勇民;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尹建新;儿童国际收养伦理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鹏飞;嗷嗷待哺:儿童权利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13年

5 郝晓岑;中国幼儿体育政策研究:权利保障与权利救济[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6 王广聪;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莹;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离婚亲子关系中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范娇;大众媒介(新闻)报道侵犯未成年人隐私问题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施磊;留守儿童的被害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鸿南;犯罪新闻侵犯未成年人人格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程翠翠;论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机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彭娟;论《儿童权利公约》在日本的实施[D];湘潭大学;2011年

7 王雅茹;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缺失与生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柳华崴;国际人权框架下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刘芹;论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盛先磊;中国未成年人保释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龙翼飞;;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新探索[J];法学家;2008年01期

2 冉启玉;;英美法“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及其启示——以离婚后子女监护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9年09期

3 陈苇;胡苷用;;离婚诉讼前处理子女抚养纠纷的一种新机制——澳大利亚“家庭关系中心”评介及其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刘必军;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及其疏漏[J];青年研究;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父母照顾权研究[J];法学杂志;2004年01期

2 ;女方对在拐卖期间所生子女有抚养权吗?[J];农村天地;2005年08期

3 冀晓莉;;我有权要求变更女儿的抚养权吗[J];农家参谋;2010年03期

4 本刊法律顾问;;前夫病故我能否主张孩子抚养权吗?[J];新疆人大(汉文);2000年06期

5 王玉信;父母去世后 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应归谁所有[J];农村百事通;2005年15期

6 张森;;试论“允许父母自愿放弃抚养权”的合理性[J];社科纵横;2007年01期

7 ;继父与生母争要孩子抚养权[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9年03期

8 李欣;;子女主动放弃被抚养权,父母可否不承担抚养义务[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0年03期

9 黄悦波;;律师说法[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10年03期

10 阳贤文;抚养权权利义务之逻辑解构——我国《婚姻法》中亲权制之反思与建构[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元蔚;;同在蓝天下 爱心助成长——四川“五老”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2 白丽英;刘新玲;;劳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人格状况研究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雪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赵辉;;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问题研究初探[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淑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张进;;试论探望权案件的执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关鑫;邢晓璐;;论新《婚姻法》的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立足预防 注重实效 积极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现新发展[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石川正兴;苏明月;;和谐社会建设与犯罪人矫正制度——对非行少年相应法律制度的最近修改动向[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俐敏;;请这样爱孩子——与家长共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王俐敏;;请这样爱孩子——与家长共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锦龙;优先抚养权应以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为前提[N];检察日报;2003年

2 陈昌扬;未成年子女主动放弃被抚养权父母仍应承担抚养义务[N];江苏经济报;2009年

3 莫红耘;为争小孩抚养权 昔日翁媳上公堂[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4 褚锦龙;优先抚养权应以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为前提[N];江苏经济报;2002年

5 北京鼎铭律师事务所张凤书律师;我可以要求变更抚养权吗?[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6 王磊 袁清;依法维护残疾人的抚养权[N];今日信息报;2005年

7 记者 张析云;王女士能要回女儿的抚养权吗[N];长春日报;2005年

8 ;她能获得抚养权吗[N];解放日报;2002年

9 李勤古;女方对在被拐卖期间所生的子女有抚养权吗?[N];北方法制报;2005年

10 朱剑;法院判决后子女的抚养权能否变更[N];江苏经济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闫弘宇;我国监护制度的法文化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辉;汉代家庭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郑广淼;论婚姻关系中私法自治的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苏明月;日本保护观察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夏吟兰;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尹建新;儿童国际收养伦理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梁;中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刘颖;论子女最佳利益原则[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东月;我国亲权制度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戚煜珩;离婚后的未成年子女抚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金瑞杨;论父母照护权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曹白莉;离婚后的亲权行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时秋杰;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行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明建;论实现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东莹;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离婚亲子关系中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s,

本文编号:1151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51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