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州“前百分之十计划”的实践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德州“前百分之十计划”的实践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平权法案》 “前百分之十计划” 人才多样化
【摘要】:《平权法案》以种族和肤色作为高校学生录取的依据,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判。在此背景下,美国德克萨斯州(以下简称德州)在1997年通过了"前百分之十计划",该计划保证德州高中毕业班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州内任何一所公立大学,而不必考虑他们的标准化测验分数或任何其他标准。该计划维护了黑人等少数种族学生平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促进了高中教育多样化、均衡与高质量地发展,这对我国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及高校人才选拔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0JZD0037)
【分类号】:D971.2;DD912.1;DD911
【正文快照】: 1997年5月20日,德州众议院通过了由州长布什签署的《588号法案》(Texas House Bill 588),即“前百分之十计划”(top 10%plan)。该计划规定,德州无论公立高中还是私立高中毕业班级前10%的学生可以自由、优先选择升入德州的任何一所公立大学。一、“前百分之十计划”的背景长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海涛;;美国公立大学录取政策变革:百分比计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巧平;美国“肯定性行动”大争论[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常桐善;;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加州大学本科招生“地方合格性标准”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6期
2 王玉平;魏良臣;;美国少数族裔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3 常桐善;;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考核在大学招生中的价值:美国“彩虹项目”的启示[J];考试研究;2009年02期
4 牟志强;;美国华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秦苏滨;;美国追求高等教育公平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玉红;美国“积极行动”政策与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鞠立斌;当代美国的“肯定性行动”与黑人就业问题[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杨华;战后美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90年代)[D];苏州大学;2010年
3 方华明;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政策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南地北[J];世界知识;1982年05期
2 龚慧峰;;美国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的背景[J];国际展望;1983年S2期
3 巴利·高汉;陈阳;;美国政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转让技术的控制[J];国外法学;1986年06期
4 钟卓新;美国政府被迫废除里根的NSDD—145号令[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88年01期
5 巴雷特;张艾;;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的自主性与内部意见分歧[J];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Z1期
6 高平;;美国为何迟迟不愿改善与古巴的关系?[J];国际展望;1992年14期
7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就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5年13期
8 本刊编辑部;美国政府售台武器新动向[J];现代雷达;2001年03期
9 杨晚;;脏弹袭击,恐怖笼罩美利坚[J];重庆与世界;2002年03期
10 闫文虎;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飞;;美国INTERNET的密码政策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赵青;许林亚;;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范洁;;试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东莉;马建青;;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陈国敏;;远程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对策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杉杉;郑日昌;;高校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柯红岩;;学生党总支成立与建设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苏静;;从高校学生健商测试看存在的问题[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梁艳智;;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10 黄菲菲;梁英艳;蒋侃;;基于KM的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美国自行车市场向多样化发展[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2 本报记者 孙超;东亚:发挥多样化优势 寻求多样化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杨春;乳品包装市场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记者 马昱华;调整产业结构 实行多样化发展[N];吉林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卢丽君;多样化发展之路怎么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焦红敏 编译;电源变压器产品向多样化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1年
7 余金海;铜铝轧制设备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8 孙央丽 本报记者 朱谦;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指点迷津[N];中国妇女报;2009年
9 肖力;民办高教多样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刘昊;首都高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举行[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木;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D];吉林大学;2004年
2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吕丽莉;高校学生组织的民主建设[D];辽宁大学;2012年
5 燕玉叶;购买“和平”:冷战后美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颖;美国公共产品供给演进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计昕;美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樊为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钟健平;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丽君;论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丁晓莉;美国对外援助中的民间志愿组织[D];外交学院;2006年
3 张伟涛;“新帝国主义”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恩平;美国的《信息自由法》与媒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张芳;中美能源合作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6 冯速;冷战后美国大战略下的东亚政策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7 张彩云;门户开放:20世纪上半期美国扩张战略的历史轨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美华;论当代美国国际法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娴;美国政府绩效管理运动及其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卢鹏帆;论“9·11”之后美国对中东的公众外交[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4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5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