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恶的因素对分权制衡原则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人性中恶的因素对分权制衡原则的影响
【摘要】:分权制衡原则是宪政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构成法治的要素。分权制衡原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明正是出于对人性中的恶的因素即人性中权力欲望的深刻认识,导致了分权制衡原则的产生,从而使权力能够被引导、被控制。分权制衡原则是人类政治法律制度的一大成就,具有普适性。
【作者单位】: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分类号】:D90-05;D911
【正文快照】: 分权制衡原则是宪政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构成法治的要素。迄今为止,世界上多数资产阶级国家在自己的宪法中确立了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为安全、合作、秩序、发展等目的而需要政府,但又为政府权力滥用这“自恶”倾向所困的人们开出了一剂药方。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性中权力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6 周博文;国家主权的相对性与绝对性[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刘素英;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道军;古代思想家对法的应然与实然问题的追寻[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10 薛军;良法何在?——论法治的价值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张国兵;;高教结构调整与教育政策的权力限度[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周濂;;政治社会、多元共同体与幸福生活[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倪峰;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张帆;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论保释制度[D];湘潭大学;2004年
2 董冰;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茹洋;论法律违宪审查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01年
5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张冬梅;中国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姚国建;宪政背景下中国检察权的属性定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殷志文;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静;;论亲属间容隐权利在我国法律中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张旭清;;法律中的武侠[J];法制资讯;2011年08期
3 孙展望;;论孟德斯鸠自然法观的内部张力[J];太平洋学报;2011年06期
4 直言;;一个杀人犯的人性自救[J];涉世之初;2004年03期
5 王晓维;;对法与政治关系的审察——驳中国现实“有政治无法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6 赵崇杰;;公诉办案中法理与情理关系的把握[J];中国检察官;2011年10期
7 苏晓宏;;法律与文学在中国的出路[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8 马婷婷;;从睡虎地秦简看秦法的人情考量[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9 邱碧蓉;;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法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马可;;欧洲中世纪的刑讯方法和刑讯程序[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韦书觉;;试论法性与人性之关系[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胡玉鸿;;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冲突与消解[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马念珍;;从容隐原则析儒家思想的人权色彩[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齐延平;;论法治社会中权力运行的底线道德与责任制度之关系[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士兵 资深媒体人士;药家鑫案后的制度软肋[N];中国经营报;2011年
2 桂佳唯;人性让法律不再冰冷[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温海明;自然法:烙在人性上的神之睿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岳建国;起草者中立,一个不错的开端[N];工人日报;2007年
5 止凡;难道范跑跑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吗[N];检察日报;2008年
6 公务员 何冠军;法治应有人性的温度[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关雪;源自“人性”的家庭悲剧[N];辽宁日报;2003年
8 刘宪银;说一倡议“没人性”,被判侵害名誉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焦翔;跨国的爱[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李倩茹;民工的“夫妻性生活权利”谁来保障[N];检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3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朱晓红;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冉杰;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及其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洁;解读自然法[D];湘潭大学;2007年
2 倪东风;德治与法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潘斌;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延聚;霍布斯自然权利理论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5 雷国胜;人性与法治的人性基础[D];四川大学;2003年
6 李友谊;法治人性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沈永胜;人本法治浅论[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李晓伟;现代法治的人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吴卫华;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传统理论的反思与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71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7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