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

发布时间:2017-11-12 19:38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权 宪法 人权


【摘要】:严重的环境危机日益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自身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环境权这一基本法学概念。环境权作为一个法学基本概念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环境权基本内涵的界定以及宪法是否应明确规定环境权仍然存在争议。目前,环境权入宪已成为许多国家立法的一种趋势,在普适性环境权理念背后隐藏着不同法律文化类型的冲突。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权背后的人权理念,比较其与中国人权理念的异同,有利于在中国人权理念语境下寻求环境权入宪的思维基础。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广西“十一五”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8BFX006)“广西地方立法的问题分析——以北部湾经济区条例制定为例”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20世纪以来,严重的环境危机日益威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自身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环境权这一基本法学概念。现阶段,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环境权入宪的趋势,但是在共同的话语背景中实际上争论并没停息。环境权作为一种人权,其入宪必定与每个主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伯礼;余俊;;权利的语境变迁及其对环境权入宪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吴卫星;;环境权入宪之实证研究[J];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3 陈泉生;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马国春;;以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自然权利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强昌文;论利益的法律调整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潘善斌;侵权法原则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尚华,孟庆保;关于完善我国证券业律师服务机制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江晓华;;环境发展的社区治理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黄忠新;;《物权法》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理性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金桥;;法治视阈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清华;杨雷;;论WTO框架下国际投资领域的国家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周清华;杨雷;;论WTO框架下国际投资领域的国家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5 徐祥民;;宪法中的“环境权”的意义[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陈海嵩;;论限期治理的法律属性——一个“法解释论”的尝试[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党惠娟;;试论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及刑法规范的相关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卫星;;从协调发展到环境优先——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转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3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高华;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姜泽平;我国开征污染税制度构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茂宏;非洲的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齐延平;;和谐人权:中国精神与人权文化的互济[J];法学家;2007年02期

3 朱斌,张利华,宋江华;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4年01期

4 崔建远;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5 张奎良;;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新视角[J];求是学刊;2006年01期

6 汪劲;论现代西方环境权益理论中的若干新理念[J];中外法学;1999年04期

7 马骧聪;俄罗斯联邦的生态法学研究[J];外国法译评;1997年02期

8 杜钢建;日本的环境权理论和制度[J];中国法学;1994年06期

9 沈宗灵;;对霍菲尔德法律概念学说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10 李存山;“人本”与“民本”[J];哲学动态;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云生(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N];法制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云姝;;对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模式的反思[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 周莹;;环境权入宪的法律构想[J];理论前沿;2008年12期

3 谢军安,谢雯;环境权与宪法——从人权保障的观点谈环境权的宪法意涵[J];河北法学;2005年03期

4 黄瑞筠;宪法保障的基本人权──环境权[J];科技与法律;1996年02期

5 马文婷;马金萍;;论环境权的入宪[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6 李艳芳;论环境权及其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张震;;从民法上的环境权到宪法上的环境权[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8 谷德近;代际环境权的宪法保障[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9 王斌;;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0 马腾;;浅论环境权宪法的立法缺陷[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卫星;;论环境基本国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朱爱明;郑惠玲;;环境权的宪法增设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尹德龙;;我国宪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宪政的影响[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罗广德;;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的重要意义[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5 张菲菲;;试论民主制度在宪法中的发展与体现[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戚道孟;闫鲁宁;;论国家环境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肖峰昌;;确立宪政观念 维护宪法权威[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8 郭明哲;;现代宪法的重构——读拉图尔的《我们从未现代过》[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试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妍;;宪法司法化的设想[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贯彻实施宪法 领导干部是关键[N];法制日报;2004年

2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3 韩钰;彭宪法等市领导听取文联工作汇报[N];湘潭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N];青海日报;2008年

5 郑敬道 作者系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贯彻实施宪法 重在领导干部[N];安徽经济报;2004年

6 阳妍;应把海域及其资源写入宪法[N];中国海洋报;2004年

7 王锋;聚焦宪法教学案例[N];法制日报;2001年

8 刘武俊(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研究所);以诉讼激活弥合“宪法鸿沟”[N];法制日报;2001年

9 韩大元;寻求宪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价值[N];法制日报;2004年

10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顾昂然;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N];人民代表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3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慧平;宪法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周启梁;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立法模式选择[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宦盛奎;文治与宪法,1918-1920[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勇;环境权法律化的反思——以权利法律化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朱晓青;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D];苏州大学;2004年

3 马波;论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完善与发展——以环境权的法律属性为视角分析[D];福州大学;2005年

4 陈学敏;环境知情权[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慧玲;环境权宪法化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雷忆庭;程序性环境权法律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7 罗飞云;环境权诉讼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微;环境权的法律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金福;中国宪法与人权[D];延边大学;2000年

10 李玉泉;环境保护相邻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7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77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