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宪法、省宪运动与民主转型困境
本文关键词:省宪法、省宪运动与民主转型困境
【摘要】:近代中国的省宪运动是一次具有民主色彩的政治运动。其目的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完成国家统一任务,同时实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转型,走与美国相类似的联邦主义道路。省宪运动的政治目标是先建立各省自治的小型自治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再由自治省构成联邦制国家。政治转型的前提是制度设计问题,省宪运动中,各省先后制定省宪法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潮流。各地省宪法从内容和结构上体现了对民主法治精神的弘扬,但同时又存在明显不足,影响着省宪法的贯彻与权威性,这对国家的民主转型构成阻力,最后导致省宪运动走向政治发展的困境。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安徽工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D921;K26
【正文快照】: 1920—1926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省宪运动是联省自治运动的基础性实践活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具有民主色彩的政治运动。省宪运动的政治目的是为国家的和平统一寻找整体性制度解决方案,同时实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转型。省宪运动政治发展的步骤是先建立各省自治的小型自治共同体,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妮;熊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成长道路的分析——以湘、川籍群体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梁复生;;论“东南互保”中的地方督抚与西方列强——晚清地方政权与列强的一种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张丰清,金钊;论青年毛泽东的人学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关于联邦制的论争——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5 叶昌友;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6 王尤清;;民国前期南北地缘话语与政治演进[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7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勇;;论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双传学;;试述毛泽东早期“自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徐卫红;;毛泽东论教育的双重身份及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8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唐展风;张胜利;;论毛泽东的早期民主观[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唯;20世纪20年代湖南省宪运动中的选举风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海芳;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学历结构与成长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江丽萍;1920年名人学术讲演会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8 蒋琳;董康与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俊博;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颜为之;毛泽东政论文语言特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勇;抗战时期国统区筹办“地方自治”浅析[J];史学月刊;1995年04期
2 卞修全;清末地方自治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3 忻知;各省实施新县制推行地方自治成绩总检讨[J];民国档案;2005年03期
4 唐强奎;晚清地方自治与中国宪政的萌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冯峰;;清末“自治”思潮的两个方向[J];史林;2006年05期
6 徐建平;;清末直隶地方自治兴起的背景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郑海麟;;陈宝箴、黄遵宪的交谊与湖南新政(三)——纪念戊戌变法110周年[J];文史知识;2008年08期
8 任进;;辛亥革命与我国地方自治:回顾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姚琦;论清末地方自治思潮及其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肖如平;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有礼;;论30年代乡建运动中的“三自主义”[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2 曹成建;;对同一政纲的理解差异:试析国民政府各级人士对管教养卫的宣讲与运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3 周松青;;试论清末民初上海地方自治的社会功能[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周松青;;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地方自治[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5 丁凤麟;;辛亥时期浙江地方政权变化简论[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6 谢泳;;民国山西村政建设中的“制度设计”[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利栋;;近代中国的封建与封建主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8 郭汉民;;论清末两大主流思潮及其相互关系[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9 文红玉;;民初联邦思想与联省自治运动[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10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巧波;民国时期中山的地方自治[N];中山日报;2007年
2 胡兆君 俞政;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N];学习时报;2001年
3 袁伟时;中国宪政:曲折而凄惨的开篇[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李平亮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变局”与近代南昌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焦润明;清末辽宁政治风气的开新[N];辽宁日报;2008年
6 王晓渔;中国的魏玛经验[N];东方早报;2010年
7 整理 黄晓峰 郑诗亮 陆静(实习生 陆静);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N];东方早报;2010年
8 中国人民大学 张鸣;清朝是被媒体毁掉的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朱英;浅谈近代中国商人的义利观[N];光明日报;200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颜军;留日学生同乡会与清末变革[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论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D];吉林大学;2012年
2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林孝文;浙江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建平;湖南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丰箫;1945-1949年浙江省嘉兴乡镇自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浩贤;地方自治的主张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华军;民国河南县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江远山;近代中国地域政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倩;张謇的南通自治及其局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霍晓玲;清末民初河南地方自治[D];河南大学;2005年
3 崔道峰;清末江苏地方自治述论[D];扬州大学;2005年
4 张翠萍;晚清地方自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邓群刚;抗战前十年河北省地方自治问题研究(1928-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冯向晖;浙江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运元;章太炎与湖南省宪运动[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文亮;山东谘议局研究(1909-1912)[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惠丽;民国时期二十年代河南的地方自治(1919—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丽;乡绅与清末地方自治运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7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97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