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国共两党关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统的争议

发布时间:2017-11-18 16:29

  本文关键词:论国共两党关于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统的争议


  更多相关文章: 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统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政治协商会议 制宪主导权 五权宪法


【摘要】:在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统问题上,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一、关于新宪法法统的来源问题,国民党主张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法统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而共产党否认《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法统的合法性;二、关于政协会议的定位和协议的效力问题,国民党设法减低政协会议决议效力,而共产党视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国各主要政治力量的代表会议",政治协商会议决议须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无党派社会贤达五方共同遵守,有一种类似临时性宪法文件的约束效力;三、政府改组案的实施问题关系到制宪的主导权问题,国民党力行一党主导,共产党主张多党协商;四、宪草的核心内容方面,国民党主张五权宪法,共产党联合民主党派以英美式宪法相抗衡。到了国民党大陆溃败的时候,《中华民国宪法》"伪法统"、"伪宪"的标签在大陆地区已经确定。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政治学系;
【分类号】:D921;D929
【正文快照】: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统问题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争论的焦点,影响到中国当代史的走向,今天的台湾问题也可以说法统争议的延续。所谓“法统”,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一书认为“所谓‘法统’,本来与旧史学上所谓正统、理学家所谓道统,同一无意识”。[1]吴晗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江沛;迟晓静;;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王尤清;;民国前期南北地缘话语与政治演进[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4 陈德峰;;中国宪政文化简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黎俊祥;;清末新政启动前慈禧心态的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金建;袁世凯与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凤青;;黄炎培与第一届国民参政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波;王海胜;;中间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历史作用辨析[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9 李在全;;民初的司法、传媒与政争——对1917年一桩高官案件的考析[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10 聂鑫;;国民大会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铭德;;孙中山、张作霖同盟与莫斯科的关系[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2 宝丽娜;;张君劢宪政思想及其实践评析——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文红玉;;民初联邦思想与联省自治运动[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梁仲明;宫欣旺;;论危机处理中中央向地方授权的困境及其成因——基于汉、唐、清三代的比较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唯;20世纪20年代湖南省宪运动中的选举风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蒋琳;董康与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咨议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璐;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建英;清末官制改革的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孩;袁世凯统治时期政治会议述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涛;北洋陆军第三师述略[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式一;;民主的力量——记重庆“一·二五”万人学生大游行[J];红岩春秋;2011年03期

2 齐卫平;;政治协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品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黄宗英;;迎接大跃进[J];上海文学;1978年01期

4 秦立海;;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演变述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4期

5 ;毛主席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讲词[J];山东政报;1949年01期

6 徐忠;;周恩来与“旧政协”[J];江苏政协;1996年01期

7 冯理达;;旧政协成立前后的情景[J];春秋;2003年05期

8 聂鑫;;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浅议[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9 韩强;;论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程序问题[J];探索;2008年03期

10 戎章榕;;政治协商发轫城南庄[J];乡音;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铁镛简介[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赵晓耕;王平原;;法统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3 王江燕;;多党合作与协商民主[A];交流·研讨·谈心——从无党派人士关注的理论问题谈起[C];2009年

4 ;天津市政治协商会议陆锡蕾副主席致词[A];香港桑麻基金会优秀论文奖论文集[C];2007年

5 史永丽;;法制建国的践行者——论董必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陈宁生;;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形成[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7 宋月红;;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解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希坡;;再谈关于1949年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几个理论问题[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周淑真;;加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研究[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万建中;;新时期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A];改革开放30年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玮;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演变的探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胡垒;浦熙修:26篇人物专访记录重大历史[N];中华新闻报;2006年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焦作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N];焦作日报;2007年

4 朱相远;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N];北京日报;2001年

5 记者 张哲浩;陕西:隆重祭奠“四·八”烈士[N];科技日报;2009年

6 王邦佐;进一步发挥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N];文汇报;2005年

7 李成;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N];眉山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叶勇;“马迭尔”再现全国政协筹备活动旧址原貌[N];哈尔滨日报;2009年

9 王邦佐;充分发挥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N];联合时报;2005年

10 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戴红;九三学社参政议政2005年四大亮点[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辉;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娟;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高鹏翱;《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制定过程浅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周亭;行政问责主体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治明;1940-1946年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民主的追求与探索[D];河南大学;2010年

5 王坤;1945-1946年宪政语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妥协研究[D];三峡大学;2010年

6 李娜;革命和协商的双重奏: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1945-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启韩;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静;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林小芳;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宪政改革”对“国家认同”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10 雷洪峰;从台湾“宪政改革”看渐进式“台独”的推动轨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00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00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