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1982年宪法立宪目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18 23:11

  本文关键词:1982年宪法立宪目的分析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年宪法 立宪主义 立法目的


【摘要】:1982年宪法在总体上说是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完善的宪法,其立宪目的基本分为四个方面,即确立四项基本原则、确立国家的根本任务、确立列举与概括的政府权力体制以及确立违法主体与违宪主体一体的模式。将1982年宪法的立宪目的与普遍主义的宪法目的相比较,发现它们在立宪目的上存在着差异。如何改进宪法中存在的问题,当是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发展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基金】: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0YJA82001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1982年宪法被普遍认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宪法,宪法学界对它的赞誉颇多,譬如,有学者称之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有学者称之为“我国建国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②有学者称之为“社会主义宪法新发展的里程碑”;③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杨立华;政府能力和政府权力的新理解——一种产品分析的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陶国宏;价值、路径与制度——当前中国政治发展浅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毛锋;论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王福兴;社会转型和大众的政治参与──英国个例分析[J];北方论丛;2001年02期

9 冯向辉;实现政治运行法治化的基本条件[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10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彭红艳;刘伦文;;国家与乡村关系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王婷;;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徐勇;;论孙中山政军关系理论的内涵及其政治贡献[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罗忠敏;;割除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毒瘤——学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亚杰;;略论当代中国的群众参与与阶级斗争扩大化[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龙朝双;荣卫林;;提高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作用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涛;;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邪教产生的根源[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9 刘海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映松;社会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王新刚;现代叙利亚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李周;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宋福范;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扬丽;论我国转型期的政府权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乔湘流;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杨新光;试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权威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生;论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1年

5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岳秀红;转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7 郑江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职能[D];郑州大学;2001年

8 牛利霞;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制度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9 郎茂锋;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认识[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龚伟;印度核政策的演变与南亚安全[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维民;;政党国家与立宪主义[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2 徐秀义,韩大元;国际宪法学协会第四届世界大会述略[J];外国法译评;1996年02期

3 张子成;“审计风暴”的立宪主义思考[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4 刘义;;王权主义与立宪主义——一个比较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周群英;;泰国立宪主义及其经济功能[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兴;;从宪法走向宪政[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7 马可;;韩国立宪主义:实践考察与经验借鉴——以卢武铉悲剧为视角[J];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8 林时发;;自然法理念与西方立宪主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朱海波;;宪政的文化视角——宪政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8年03期

10 廖丹;;古罗马共和国立宪主义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念珍;;论政治文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实践[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汪亭友;;马克思主义有宪政思想吗?[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底润昆;辉煌20年[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莫纪宏;依法治国与依宪执政[N];学习时报;2005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为了双重意义的超越[N];检察日报;2011年

4 任进;核心问题突出 文本形式创新[N];法制日报;2004年

5 ;一个国家一部宪法一种命运[N];中国经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李群;宪法与人大制度[N];法制日报;2002年

7 郭相宏 本报记者 毛东刚;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N];人民代表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徐运平;依法治国的丰碑[N];人民日报;2002年

9 傅思明;一部宪法,,一种命运[N];学习时报;2004年

10 王丽丽;百年宪法研究的历史起点[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吴礼宁;租税国家的立宪主义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苗正达;俄罗斯社会变迁中的宪政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群英;泰国立宪主义的经济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天昊;论国家紧急权的法律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梁浩;立宪主义的基础[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剑平;论宪法修改之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常旭;中国近代宪政文化的回顾与展望[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6 武晓耕;中国语境下的宪政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徐s

本文编号:1201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01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