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住宅权宪法保障的类型化分析——比较法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25 17:01

  本文关键词:住宅权宪法保障的类型化分析——比较法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住宅类型 住宅权 宪法保护


【摘要】:纵观世界各国宪法,住宅权宪法保障范围包括:生活住宅与商业住宅,固定住宅与移动住宅,个体住宅与集体住宅。不同类型的住宅,其受宪法保障的力度存在差异。在美国,除明确规定的例外情形,对生活住宅的搜查一律适用令状主义原则:对刑事搜查适用严格的令状主义原则,对行政搜查适用相对的令状主义原则。商业住宅、移动住宅虽然也受令状主义原则的保护,但存在广泛的例外情形。行政机关可以基于"最密规范行业理论"、"机动理论"分别对商业住宅、移动住宅实施无证搜查。集体住宅因存在数个权利主体,其令状主义原则的例外情形存在特殊规则,美国联邦法院适用"共同权限理论"解决第三者同意搜查的问题。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元宪法论”(06ZC6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住宅是每个公民的城堡,它不但是一个能避风遮雨的栖息之地,而且人身权、财产权、隐私权等诸多宪法权利的保障无不维系于此。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完成每一幢住宅的同时,无不赋予其所有者或使用者以神圣的宪法权利——住宅权。凭借此一宪法权利,普通民众可以对抗公权力的非法侵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泽晟;;我国住宅权行政法保护缺失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贾健;;法益还是规范:见危不助究竟侵害了什么?——以德国刑法典323条c为基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张群;;也谈“夜无故入人家”——评《唐律“夜无故入人家”条源流考》[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张群;;家宅法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的出路[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7 董兴佩;;法益:法律的中心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8 沈志民;;对过度维权行为的刑法评价[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9 苏永生;;犯罪本质理论的困境与出路——以我国民族地区的刑事法治发展为中心[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10 张清;吴作君;;住房权保障如何可能研究纲要[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党惠娟;;试论环境犯罪客体的界定及刑法规范的相关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樊鹏;;环境刑法法益初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廖丹;作为基本权利的居住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红昌;论财产罪中的占有[D];武汉大学;2011年

10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崔海霞;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敲诈勒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t,

本文编号:1226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26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