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再认识
本文关键词: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再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征收 转化性征收 资本化 农民利益 公共利益
【摘要】:转化性征收是我国一种独特的土地征收制度,是土地从身份性集体土地使用权向非身份性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转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转型期间权利体系的不完备是转化性征收的主要形成原因。转化性征收的过程意味着土地产权的资本化与土地用途的非农化,二者均带来土地增值收益,而现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却未能充分保障农民利益。试点中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国有化模式以及集体土地直接出让模式为消解转化性征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何在系统考量公共利益、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流传顺畅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占有保护视角下的深圳土地改革研究(SHUCX120010)
【分类号】:D922.3;D921
【正文快照】: 公共利益被普遍认为是征收合法性的基础,是征收必不可少的前提。“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通过行使征收权,在依法给予补偿的前提下,将单位或者个人的财产转移给国家所有。”〔1〕“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以补偿为前提,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跃进;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吴光荣;;征收制度在我国的异化与回归[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3 李凤章;;通过“空权利”来“反权利”: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及其变革[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5期
4 王兴运;;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2005年03期
5 李军杰;;土地调控应着力于土地利益分配的再调整——兼论当前土地调控的政策效应[J];中国物价;2007年10期
6 梁慧星;谈宪法修正案对征收和征用的规定[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7 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农办主任 陈锡文;[N];经济观察报;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黄丙志;刘燕;;统一市场进程中加速区域市场整合的路径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王鹏;;专利权二次界定的法经济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万红先;试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唐茂林;李小红;;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工作状况的认识——马克思与雷恩的观点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7 王音;陈军勇;;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8 邓建东;;城乡二元经济市场广度与经济增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赵谦;;“重庆试验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10 吴晨;;对一个农民自建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安徽繁昌峨桥茶叶批发市场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宪法;;“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向俊杰;;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视角[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牛飞亮;;知识经济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制度创新与人才战略[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俊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宏山;;全球竞争压力下的政府治理改革[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9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公共预算——一种财政国家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通屏;;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人口转变与中国消费制度变迁[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4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纪召雷;我国土地储备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涛;城市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丽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炳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赵艳波;黑龙江省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凌丽;国际经贸交往中我国非物质国有资产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金yN臣;当代中国社会组织自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慧;国有企业民营化的经济后果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笑侠;;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J];东方法学;2010年04期
2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享有形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王利明;;《物权法》的实施与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4 叶林;;私法权利的转型——一个团体法视角的观察[J];法学家;2010年04期
5 徐海燕;;公共利益与拆迁补偿:从重庆最牛“钉子户”案看《物权法》第42条的解释[J];法学评论;2007年04期
6 张红霞;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J];法学;1999年09期
7 王莲峰;;论我国商业标识立法的体系化[J];法学;2007年03期
8 胡锦光;王锴;;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以北京酒仙桥拆迁案为例[J];法学;2007年08期
9 张泽和;发展五大农业 壮大农村经济[J];发展研究;2002年01期
10 胡钢;明清时期土地市场化趋势的加速[J];古今农业;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于艳;[N];法制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静;;对我国当前集体土地征收制度之缺陷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2期
2 武蓓;;我国土地征收权滥用的法律探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成;;土地征收补偿中农民财产权保护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4 阮兴文;;制度性侵权:对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反思[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蒋敏露;;浅谈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完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6 刘峰;;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年08期
7 李集合;;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的理性分析[J];理论导刊;2008年02期
8 王姝;;简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9 徐燕峰;;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研究[J];科技广场;2009年02期
10 熊淑芳;;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变迁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士如;;不动产征收补偿比较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2 胡光明;;浅谈普陀区土地征用的问题与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陈曙焕;孟志军;;加快征地制度改革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吕婧;;浅谈征地制度与保障农民利益的关系[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5 周敏;张安录;;土地转换过程中的土地价格分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孙民;潘亦武;;社会公平与政府责任——改革征地制度、维护农民利益[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罗彩云;叶歆;谢钊;;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探讨[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8 李增刚;董丽娃;;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公共选择视角的解释[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9 周洪兵;;对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思考[A];统筹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毕晓棠;侯世栋;;现行土地征用凸显的制度障碍及相应对策[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子忠;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N];江苏法制报;2009年
2 记者 陆昀;限制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泛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3 萧瀚;土地征收与“非公推定”[N];南方周末;2007年
4 沈国明;规范政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N];文汇报;2004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萧瀚;“拆迁”的制度纠结[N];南方周末;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秀丽;新征收条例难产[N];南方周末;2010年
7 范思军 白素萍;浅议土地征收与征用制度[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主持人 唐红波;土地征收应该坚持市场化原则[N];湖南经济报;2006年
9 朱林兴;切实规范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N];解放日报;2005年
10 李福海;土地征收需要解决好五个问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乐渭;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邹爱华;土地征收中的被征收人权利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朱子庆;海峡两岸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4 肖顺武;公共利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柳海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范沁芳;西方公共利益观解读[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陈少琼;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芸;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2 张雷;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3 冯雪里;试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青松;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若干法律问题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梅红;在矛盾冲突中寻求衡平、公正[D];苏州大学;2004年
6 周辉;揭开“公共利益”面纱[D];复旦大学;2008年
7 吕峰;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实体认定及其程序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赵娜;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与认定[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9 徐骏;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喻翔;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法律问题与对策[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67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6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