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秩序下的刑法解释与司法裁量——“醉驾入刑”的法解释纷争及反思
本文关键词:宪政秩序下的刑法解释与司法裁量——“醉驾入刑”的法解释纷争及反思 出处:《人民检察》2011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的"醉驾条款"引起广泛争议,有论者以司法过程中存在必要的裁量性为理由,认为"醉驾不一定入刑"是对有关条款的合理解释;但是更多的人认为,"醉驾入刑"才是对法律文本的正确理解。实质上,刑法解释学只是该问题的表象,当下有关"司法权"、"司法解释"、"司法裁量"等概念的语义混乱以及对于其与立法权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才是上述"醉驾"争议的深层原因。司法权定位不准反映了宪政架构内的公权力失序,而原因就在于未能准确把握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合理界限。其实,文意解释方法和原意解释方法才是保持对立法权的必要尊重、且符合宪政精神和形式法治原则的首要的刑法解释方法。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D924.3;D926
【正文快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实施以来,“醉驾人刑”旋即占据各路媒体的首要版面,赚足眼球;再加上“醉驾未必人刑”的言论,①更是将有关刑法解释与适用的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笔者认为,,“醉驾人刑”的宪法问题不仅存在,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克乾;反思我国刑法解释的范畴及其体系——以刑法解释的效力层次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旭红;论“黄祸论”的形成根源及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元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素英;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赵晓力;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何在——《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第十二章读后[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5 顾元;中国传统衡平司法与英国衡平法之比较——从“同途殊归”到“殊途同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6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7 孟志强;论股东有限责任制度[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王晋;简论公司经理权力的约束[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9 张喜红;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法治取向[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10 王亚范;;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剑平;;追问技术与伦理[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刘剑文;;宪政与中国财政民主[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荣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功能[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冯涛;;“政府产权”范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政府改革的意义[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际民;;论公民权与司法权之关系——为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建言[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钟晓渝;;实践“三个代表”、深化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童中贤;杨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勇;;权利的社会回归:论城市规划的非市场缺陷[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章;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黄敬才;黄遵宪西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罗婧;世界交往新潮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机遇的错失:1760—184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春华;晚清政治法律著作汉译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5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邓志宏;美国行政程序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9 李彩虹;公共政策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1年
10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春龙;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J];中国法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士敏;;宪法与行政法关系的制度与理念层面思考——以暴力拆迁事件为视角[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伟杰;;论宪法修改、宪政秩序与中国人权的发展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文红玉;;五四宪法与中国宪政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童海芳;;国家主权与宪政价值之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5 张千帆;;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文小勇 石颍;宪政秩序上的政治伦理:权利与权力的统一[N];学习时报;2007年
2 李爽;和谐社会的宪政价值与经济法理念的契合[N];协商新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梁捷 特邀嘉宾中国宪法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 周叶中;宪法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N];光明日报;2003年
4 葛吉平;实施宪法监督 推进依法治国[N];法制日报;2003年
5 魏敦友(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广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经由宪法通达宪政之路[N];广西日报;2002年
6 潘伟杰;宪法改革、宪政价值与制度共识[N];文汇报;2004年
7 陈杰人;我们需要《紧急状态法》[N];西部时报;2004年
8 四川省南充市人大常委会 蒋松柏;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确保法律贯彻执行[N];人民代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向红;论中国宪政秩序的实现[D];湘潭大学;2007年
2 刘智学;五四宪法构建的宪政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兢;我国警察权的宪政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4 张晓明;香港宪政秩序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5 邓辉均;宪政发展观[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磊;经济转轨与宪政改革[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增镇;论社会分层背景下中国宪政秩序的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洪岩;关于建立和谐社会宪政秩序的若干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昕;宪政的超验之维[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瑶;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宪政改革[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5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1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