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我国宪法文本
本文关键词: 宪法文本 宪法实施 社会共识 宪法共识 宪法治理 出处:《清华法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宪法文本是一种价值与规范体系,其存在形式表现为文本之上、文本之下、文本之内、文本之外,构成完整的价值与规则体系。"82宪法"体现了让社会治理回归制度理性、弘扬人性旗帜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民众权利保护诉求的积极回应和满足,是对人的尊严、制度理性的恢复与塑造,3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是通过宪法实现的。我们要肯定宪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尊重宪法文本,坚持宪法的基本立场,从文本出发思考、解释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宪法问题。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应当保障宪法的规范效力,以我国宪法文本为基础,建构解决我国问题的解释技术、解释程序、解释理论,关注实践中的宪法问题,突出宪法的调整功能与社会问题的宪法化,在宪法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Abstract]:Constitutional text is a system of values and norms. Its existence forms are above text, under text, within text and beyond text. Constitute a complete system of values and rules. "82 Constitution" reflects the return of social governance to institutional rationality, the promotion of the banner of human na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s the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people's rights protec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has been realized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We must affirm the legitimacy, legitimacy and respect for the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Adhere to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think from the text, explain and solve the constitutional problems in social life. In the future social governance, we should ensure the normative effect of the Constitution, based on the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 the explanation technology, interpretation procedure, explanation theor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itutional problem in practice, emphasize the adjustment fun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problem.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 and society, the way of social governance can be ruled by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这个题目本身或许并无新意,平常大家都熟悉相关的表述,,如“认真对待权利”、“认真对待宪法”,“认真对待法治”等。当笔者使用这一表述时,潜意识中有一种对当今我国社会形态中宪法文本缺乏权威的深忧。因为在人们看来已经取得了共识的一些问题,有时并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2 张千帆;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韩大元;;宪法与社会共识:从宪法统治到宪法治理[J];交大法学;2012年01期
4 高全喜;田飞龙;;政治宪法学的问题、定位与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赵万一;;从民法与宪法关系的视角谈我国民法典制订的基本理念和制度架构[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6 童之伟;;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释论——以我国法院与宪法之关系为重点的考察[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7 郑贤君;;如何对待宪法文本——法律实证主义与社会实证主义宪法学之争[J];浙江学刊;2006年03期
8 韩大元;;宪法实施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J];中国法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袁立;;公共治理困境与公法学的理性回应[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3 蒋清华;;论宪法中的权界式公民义务规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屈振辉;;法域变迁的人性诠释[J];边缘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5 邓联繁;蒋清华;;宪法典中公民权利与国家机构位次之辨正[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马岭;;宪法权利但书与宪法义务[J];当代法学;2009年03期
7 胡弘弘;江登琴;;“新农村建设”的宪法诠释及其课题——“新农村建设”法学研究的综述[J];当代法学;2009年04期
8 何渊;;试论美国宪法中的“协定条款”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童之伟;;法权中心主义要点及其法学应用[J];东方法学;2011年01期
10 李世福;;我的实用逻辑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唐清利;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合作治理与规则自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王佳慧;当代中国农民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7年
9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10 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凝;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和平衡保护[D];河南大学;2011年
2 姜新蕾;宪法中公民义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普;基本权利之私法效力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4 沈晓毓;宪法结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廖镭;税收执法争议的和解解决方式[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殷勇;论农民环境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1年
7 刘涛;论农民权利的缺失和保护[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钱超;中国宪法对公民劳动权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薛磊;论税法私法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有笑晨;论宪法义务的平等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千帆;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2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J];当代;2003年06期
3 李静冰;论制定中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与现实障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4 周永坤;论规范效力冲突与法律选择——兼论建立规范审查制度之必要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J];法学评论;1995年06期
6 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2001年11期
7 韩大元;;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法能否优于全国人大旧法[J];法学;2008年10期
8 童之伟;论宪法学新体系的范畴架构[J];法学研究;1997年05期
9 熊静波,郑远民;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变奏——以美国宪法裁判为中心的一个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10 韩大元;论合宪性推定原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秉银;高举宪法旗帜 保障宪法实施——纪念新宪法颁布十周年[J];政法论坛;1992年05期
2 朱孔武;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政解读[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3 谢明;;浅议宪法解释[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骆伟建;加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宪法实施的监督[J];河北法学;1986年01期
5 杨泉明;论我国宪法实施的组织保障[J];河北法学;1986年06期
6 蔡定剑;高国政;;我国宪法实施的主要成效和问题[J];法学杂志;1988年05期
7 吕世伦,杨建顺;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举措——现行宪法第三个修正案[J];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04期
8 晓红;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1999年年会综述[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9 何兵;;让宪法的阳光温暖人民的胸膛[J];吉林人大工作;2001年09期
10 刘政;;1954年宪法施行三年后为什么被逐渐弃废[J];中国人大;200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正国;;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周刚志;;中国财政立宪三十年回眸——基于中国财政宪法规范之变迁过程的考察[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朱应平;;和谐社会秩序重构的平等基石——来自美澳的经验和教训[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韩大元;;董必武宪政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5 姚轶琳;;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7 占云发;叶蕾;;浅析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对于加强宪政建设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8 马文艺;徐中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监督体制的思考——以宪法监督模式为视野[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9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10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余振国;宪法实施与人大制度完善座谈会召开[N];安徽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保林 通讯员 陈宓夷;法律体系和宪法实施研讨会举行[N];湖北日报;2010年
3 焦洪昌;抓住契机加强宪法实施和解释[N];法制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新会;进一步推进宪法实施力度[N];法制日报;2002年
5 刘再源;宪法实施与法律监督学术研讨会在漳召开[N];闽南日报;2009年
6 郑伟;发挥审判职能 保障宪法实施[N];福建日报;2004年
7 乐欣 周立;弘扬宪法精神 推进宪法实施[N];检察日报;2004年
8 吴学婵;提高宪法意识确保宪法实施[N];天津日报;2004年
9 记者 马海涛;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 强化宪法实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肖扬;论宪法的实施[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建新;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露;论宪法实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楠;我国刑法中“政治权利”的宪法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同;建国以来宪法文本变迁的宪政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昕;我国宪法实施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5 甘正气;美国宪法的非司法保障制度(1788-1803年)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衣光鹏;论中国宪法学的基本范畴[D];山东大学;2008年
7 于富伟;宪法文本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雷;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的实施[D];贵州大学;2006年
9 胡顺娟;中国的宪法性诉讼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黄道安;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6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7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