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律师的有效辩护是获得辩护权的核心——对宪法第125条获得辩护条款的法解释
本文关键词: 获得辩护权 律师 有效辩护 出处:《河北法学》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宪法第125条"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核心是获得律师的有效辩护。有效辩护意味着被追诉人能得到完整而充分的辩护,"完整"是指从获得辩护的适用范围来看,在整个诉讼阶段被追诉人都有权获得辩护;从获得辩护的行使方式来看,可以采用实体性辩护和程序性辩护两种方式。充分是指从效果来看,应该充分保障获得辩护权的行使,注重辩护的实质性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获得辩护权还以平等保护为原则,因此,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如公设辩护人制度是获得辩护权的应有之义。
[Abstract]:The core of article 125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right of the accused to a defence," is the effective defence of a lawyer... the effective defence means that the accused person is able to obtain a complete and adequate defence, and "integrity" refers to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defence. At the whole stage of the proceedings, the accused person has the right to be defended; in terms of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defence is obtained, the substantive defence and the procedural defence can be adopted... sufficient means that, in terms of effect,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 to a defence should be fully guarantee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accus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aid, such as the public defender system, in order to obtain the right of defens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le of equal protection is taken as the principle to obtain the right of defens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设辩护人制度研究》(11AFX01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1;D925.2;D9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姜焕强;;我国刑事辩护功能弱化的原因探究[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2 尹茂国;;比较与借鉴:韩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变化——以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9年08期
3 熊秋红;论刑事辩护制度之理论基础(下)[J];政法论坛;1997年02期
4 童之伟;法权中心的猜想与证明——兼答刘旺洪教授[J];中国法学;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兆柱;许占鲁;;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现状及其完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少林;刘廷;;浅论刑事侦查程序的适度公开——以程序正义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蒋劲松;;宪法与预算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刘少军;论刑事程序对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肖刚,张慧;论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立新;张红梅;;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熊霞;;论检察职权配置的三个要求及其实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谢财能;;强制性侦查措施检察监督机制的不足与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赵靖;;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胡激洋;吴美满;;从刑法文本到社会学意义的成功实践——石狮市院妥善处理两村村民聚众斗殴的个案价值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李红波;谭术魁;彭开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金孝柏;;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程序正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馥源;政府间关系与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丽娟;地缘政治视野下中亚民族问题对中国新疆民族关系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夏晓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玲;刑事司法中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马悦晖;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倩;论新形势下的审判公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周音;英国宪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林雪娇;侦讯程序中的人权保障[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严志伟;论当事人民事程序选择权[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冀祥德;中国刑事辩护本体省思[J];中国司法;2005年06期
2 姜焕强,杨清良;我国律师刑事辩护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5年02期
3 童之伟;权利本位说再评议[J];中国法学;2000年06期
4 刘旺洪;权利本位的理论逻辑——与童之伟教授商榷[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5 冀祥德,王春光;建立刑事辩护专业资格的法律思考[J];中国律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德超;面对修宪津师要明确六个新观念[J];中国律师;1999年06期
2 刘霞;;宪政维度下赋予律师法律监督权刍议[J];学习月刊;2008年04期
3 ;律师信箱[J];新农村;1999年12期
4 陈s,
本文编号:1514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1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