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战时中国的宪法制定史

发布时间:2018-02-22 00:47

  本文关键词: 专业术语 五五宪草 学术用语 国民参政会 宪政实施协进会 张知本 宪政运动 王世杰 国民党政权 吴经熊  出处:《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前言(一)围绕自由、权利的"直接保障主义"和"间接保障主义"在展开本论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作为专业术语的"直接保障主义""间接保障主义"(以下这两个专业术语的引号省略)。这两个专业术语,是中国宪法学界从包括战时(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内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使用的学术用语。因为本文的分析对象主要是1936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和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而这两个宪法与这
[Abstract]:The first preface revolves around freedom, The "direct safeguards" and "indirect safeguards" of rights need to be explained as "direct safeguards" and "indirect safeguards" as technical terms before they can be developed (the quotation marks of the following two technical terms). These two technical terms, It is an academic term used by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al circle from 1936 to #date鈪,

本文编号:1523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23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