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的宪法意义
本文选题:国旗 切入点:宪法意义 出处:《法学评论》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旗具有强烈的宪法意义,它象征着统一国家,以及对中央政权的皈依,宣示着政治理念与理想。
[Abstract]:The national flag has strong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it symbolize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converts to the central power, and declares political ideas and ideal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田伟国;;中国国旗之变迁[J];档案春秋;2006年01期
2 秦前红;黄明涛;;表达自由的理念与限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国旗案与美国最高法院焚烧国旗案比较研究[J];北方法学;2012年05期
3 赵立彬;;改元升旗:南京临时政府新国家外观的确立与反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皮后锋;中国近代国歌考述[J];近代史研究;1995年02期
5 李学智;民元国旗之争[J];史学月刊;1998年01期
6 胡岩;“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J];西藏研究;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全喜;;宪法与革命及中国宪制问题[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范进学;;1982年宪法立宪目的分析与思考[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3 廖小波;霍敏;;毛泽东法律思想体系述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杨蓉;江国华;;历史的拐点——写在“七八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胡韵;;解读城市土地国有化之谜——基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J];研究生法学;2010年05期
6 常安;;“摸着石头过河”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改革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宪法变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李琦;;学贯中西,烛现先机——读陈朝璧教授遗作[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0期
8 李松锋;;“机动车限行令”的合宪性分析[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0期
9 胡映雪;;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转变与基本经验[J];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12期
10 蒋劲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的成长[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云森;;以宪法原则为指引:尽快出台宗教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薛剑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柳志伟;农地征收的补偿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为禄;新时期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进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志欣;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胡晏诚;我国最高法院角色和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高宝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宪政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芳;财产权利、制度变迁与国家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军;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捷;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石硕;国家主席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许莉;清末民初政治变迁下的邮政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建杰;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童雅闻;论刘少奇对1954年宪法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6 刘鹏;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实现与保障[D];延边大学;2011年
7 刘洪海;《共同纲领》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白亚东;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赵晓旭;人民代表豁免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蒋睿;从“人权入宪”看我国宪政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柳升祺;;评范普拉赫先生的西藏史观及其它[J];中国藏学;1992年01期
2 中村聪;马燕;;中国近代的纪年问题[J];东方论坛;2010年03期
3 大卫·Y·H·吴 ,曲翰章;在中国国外构筑的中国国民同一性[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10期
4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2期
5 喇秉德;简评“西姆拉会议”前后马麒的历史作用[J];回族研究;1993年02期
6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7 曲野,,冷静,秦秀娟;略述清末以来我国国旗的变化[J];兰台世界;1996年01期
8 李学智;民元国旗之争[J];史学月刊;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湘刚;论“三个代表”的宪法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曹健;刘剑;;论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J];前沿;2007年02期
3 陈晓乐;;浅析宪法意义上的劳动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3期
4 万其刚;“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法意义重大[J];民主;2004年05期
5 门中敬;;宪法意义上宽容理念的早期萌芽——建立在古希腊政治哲学史上的考察[J];东方论坛;2009年01期
6 田飞龙;;孙中山的宪政阶段论与旧政协的宪法意义[J];原道;2012年01期
7 蒋北辰;王东东;;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保障[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8 游劝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权利及其保障几个问题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9 ;理论文萃[J];新长征;1999年05期
10 龙晟;;社会国的宪法意义[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士洲;;依法课税的宪法意义与租税改革的关键理念[A];财税法论丛(第10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和静钧;美国宪法意义下持枪自卫权扩张的启示[N];南方日报;2010年
2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 郑戈;当权利遇到政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本文编号:1562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56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