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行使选举权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本文选题:农民工 + 选举权 ; 参考:《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摘要】:对农民工行使选取权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指出导致农民工选举权搁浅的原因是因为现行户籍制度的束缚、现行选举法的滞后性和不可操作性以及农民工自身参政意识的薄弱。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推进选举法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农民工的参政意识等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 right to vote ,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the right to vote for migrant workers are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 the lag of the current electoral law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self -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 In the light of these factors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 promotes the amend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electoral law , and strengthens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
【分类号】:D9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增阳;谁来保障亿万农民工的选举权——村委会选举中农民工参与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2 雷伟红;;城市农民工选举权保障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郑传贵;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边缘性的社会学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王思斌;;村干部权力竞争解释模型之比较——兼述村干部权力的成就型竞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刘金文;陈腾;;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矛盾性的理性解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田广研;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个人产权制度的演变及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12期
7 田广研;评判资源配置优劣的四个标准[J];商业研究;2002年17期
8 贺雪峰;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J];长白学刊;2002年03期
9 周平;用民主的方式执掌国家政权[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朱建波;;当前村民自治改革的制度变迁困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妙颜;;缓解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途径探讨[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肖细明;贾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燕继荣;;对于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4 周海生;;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成因、利弊[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王庆五;;论当代中国渐进性政治改革的价值及定位[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邵晓光;;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张羽;;经济落后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江西省黄村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新生;;东亚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义政治[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静华;;中国参与式民主的新发展——公共预算改革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浅谈[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阮成发;加入WTO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陆凯阳;当代中国县级政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兼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王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卞海霞;村民自治发展与乡镇政府作用——江苏省上灶村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戴建生;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吴淼;规划性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乡村民主选举实践——以湖南B村第四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湛艳伦;村民自治背景下的乡村权力:一个乡(镇)视角的透视——以湖南合镇及白村为个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孙红军;论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辉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动力与空间[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楚永生;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角色定位[D];西北大学;2001年
9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彭艳崇;当代中国村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传贵,卢晓慧;当前我国城市社群隔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2 杨翠萍;性别与民主: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以河南曹村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唐鸣;关于村委会选举选民登记的几个法律问题——对省级村委会选举法规一个方面内容的比较与评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李小平,卢福营;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无序问题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吴村为个案[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延廷;;农民工选举权问题探讨——兼谈保护农民工选举权的对策[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2 王雅广;李伟;;浅议宪政视野下的农民工基本权利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3 杨雅华;;“应然”与“实然”的困惑——农民工平等权的宪政分析[J];学术探索;2006年01期
4 陈文兴;许文兴;;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法律问题[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施建军;;农民工平等权的宪法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6 郑巧;;“选举法”修改——让农民享有更多的参与权[J];农家女;2010年04期
7 陈晓东;;农民平等受教育权问题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8 覃福晓;;论农民表达权的保障[J];学术论坛;2009年05期
9 钟传钦;;关于农民工平等就业权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姜露滋;;论宪法下农民工权利保障的现状及完善[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千帆;;前言[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何强;;孙中山的宪政民主论及其价值[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海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张弘;潘昌伟;;我国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渊源及实现——兼论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力问题[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弘;潘昌伟;;村民自治权的实现——村民自治权的运行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隋笑飞 谭浩;暂不对农民工参选作出规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何兰生;农民工的福音[N];农民日报;2003年
3 覃福晓;选举权——莫在流动中流失[N];人民法院报;2005年
4 王威;农民工当选代表呼唤法律跟进[N];检察日报;2007年
5 陈丽平;修改选举法 打破城乡选举权不平等现状[N];法制日报;2007年
6 张千帆;城乡同比例选举代表:淄川的标本价值[N];检察日报;2008年
7 赵杰;农民公民权利急需立法保障[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张卓明;法官为什么让在押犯去投票[N];法制日报;2009年
9 述而;“同票同权”:民主政治的历史跨越[N];中山日报;2009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宪政研究所所长 蔡定剑;蔡定剑:五大问题为再次修法留下空间[N];人民代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焦洪昌;选举权的法律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杨云彪;选举的逻辑[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雅琴;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玖炼;论农民工的参政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康小红;对“农民工”平等权的思考[D];贵州大学;2007年
3 江楠楠;中国农民工居住权的宪政思微及其法律保障[D];辽宁大学;2008年
4 周金虎;论农民工结社权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建华;农民劳动权及其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葛修路;农民工权利保护的宪法学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彦鹏;对中国公民平等行使选举权的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程立峰;实现我国农民选举权平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D];延边大学;2010年
9 赵薇;农民选举权平等性保障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春舟;选举权平等原则的构建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2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86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