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中住宅概念之研究
本文选题:宪法 + 住宅 ; 参考:《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摘要】:住宅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场所,各国宪法都将住宅权作为基本的人权加以保护,但是当前宪法学理论对此研究的并不多。宪法中的住宅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而对于住宅概念需要从多角度来审视。宪法上的住宅以通识上的住宅为基础,根据权利的目的和性质,分为作为财产的住宅、作为隐私的住宅,作为社会保障的住宅三个层面上的概念。
[Abstract]:Housing is a place for citizens to live on,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each country protects the right of residence as a basic human right, but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al theory is not much studied. The housing problem in the constitution is quite complex, so the concept of housing needs to be viewed from multiple angles. The housing in the constitution is based on the general housing.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and nature of rights,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housing as property, as a privacy house, as a social security housing.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1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凤英;居住行为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关于行政许可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陈颖洲,徐钝;基本人权:宪法之终极追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刘为勇;试论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及其监督和管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6 梁燕婷;论我国善意取得制度之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刘文静;论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互动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王爱民;美德立法监督制度比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刘素英;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杨玉熹;论物权法定主义[J];比较法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春光;周楠;;浅谈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温志勇;;浅析公众参与环境决策[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李旺荣;魏锋;;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我国公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反思与完善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2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文敦勇;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爱群;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国平;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胡华峰;试论申请强制执行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殷志文;行政行为可诉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花俏溪,花玉新;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海明;行为概念辩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张千帆;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4 张洁;聚集经济问题与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5 胡兵,赖景生,胡宝娣;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6 李峰峰,周意;城市化理论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文献述评[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7 吴缚龙;;中国城市社区的类型及其特质[J];城市问题;1992年05期
8 王禹浪,崔广彬;辽东半岛的贝丘、积石冢与大石棚文化[J];大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扬新;;论档案开放与公民隐私权保护[J];档案学通讯;2001年03期
10 冯娜;信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当代法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陈;;论宪法的规范性[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翟小波;;宪法学的集体心智——读朱国斌的《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J];中国法律;2010年05期
3 ;山东工商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简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晓琴;;宪法学教学重点重构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1年18期
5 房亚明;;信息化背景下事例教学法在宪法课程中的运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杨勇;;现代比较宪法学的阶段性特征及研究方法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7 周叶中;潘弘祥;;社会与国家二元化关系的宪法学意义[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4年00期
8 杨世建;;“体验式教学法”在宪法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1年24期
9 吴新平;;人权保护原则的确立与我国的宪政模式转换[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5年00期
10 施立栋;陈歆孜;郑磊;;“《宪法》释义暨转型期宪法解释”学术研讨会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2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3 马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宪法学教学方式改革尝试[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4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陈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宪政素质,推动民主法治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6 武晓慧;;宪法学视野下的地方公共财政制度[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宋向杰;;刍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宪政建设之共性[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石文龙;;国家责任——中国宪法学新的理论支点[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10 李晓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宪政改革[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 陈云生;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奋进时期”[N];北京日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大元;小野梓与《国宪泛论》[N];检察日报;2009年
3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韩大元;宪法学的“中国问题意识”[N];检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冯建华;宪法学研究应强化“中国问题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韩大元;宪法学的未来发展[N];检察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卉;宪法学应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新的知识增长点”[N];检察日报;2011年
7 张千帆;以案例推动宪法学研究发展[N];法制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 王贤 记者 张鑫;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N];陕西日报;2011年
9 林燕;从民主法制到依宪执政:流变与反思[N];检察日报;2008年
10 郎志恒;“同票同权”的宪法学思考[N];河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江丽;当代中国宪政进程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建军;城乡社会同构的宪法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姜江;财产权的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魏建新;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王太宁;宪政视野下的刑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月明;中国近现代监督权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陈志英;主权的现代性危机[D];武汉大学;2005年
9 陈焱光;公民权利救济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秀群;宪法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洋;宗教自由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徐鹏云;孙中山的宪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中华;从农民到公民:宪法视野中的农民平等权保护[D];苏州大学;2008年
4 俞俊峰;以宪法为据完善地方环保立法[D];贵州大学;2008年
5 原新利;宪法案例教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晔;宪法视野中的拆迁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葛修路;农民工权利保护的宪法学思考[D];山东大学;2007年
8 孟祥煜;弱势群体权利宪法保障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廉睿;同性恋群体权利的宪法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徐公红;论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95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