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政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中国式理解

发布时间:2020-02-17 10:54
【摘要】: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自国家产生以来任何国家都要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与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相比,宪政为解决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套崭新的方案,通过对国家的限制保证了公民的独立地位,实现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宪政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之一,是人类经过长时间探索解决国家与公民关系所获得的最高政治智慧。宪政运动在中国已历时百年,迄今为止,宪政梦仍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海平;;论社会宪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郭道晖;;宪政简论[J];法学杂志;1993年05期

3 谢维雁;论宪政的平衡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邹平学;宪政界说[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5期

5 谢维雁;宪政基本价值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6期

6 谢维雁;论宪政的德性[J];探索;2002年02期

7 占美柏;宪政的价值构成与宪政的合理性分析[J];现代法学;2001年04期

8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9 秦前红,叶海波;论社会主义宪政[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夏新华;;近代中国工具性宪法及其法文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房列曙;;论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5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张海军;;徐复观论“传统”与“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7 伍柳氏;;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董士忠;论司法公正生成的条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10 齐延平;;论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讨论[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家毅;;论检察制度的宪政功能[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俊月;;西方整体政府的构建路径及其借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金桥;;法治视阈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寿灿;;宪政伦理研究:路径、问题与线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董正爱;;生态秩序重塑的回应型法律范式解构——基于人类集体福祉超越市场逻辑的转型认识[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刁大明;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达禹;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秀娥;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朱珊;变个人所得税法为家庭成员平均所得税法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细咏;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威;治理视野下的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夏雪梅;《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显,信春鹰;民主+宪政=理想的政制——比较宪政国际讨论会热点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李海平;;社团自治与宪法变迁[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3 莫纪宏;宪政是宪法逻辑运动的状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周叶中;宪法至上: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J];法学评论;1995年06期

5 杜承铭;论宪政的人性基础[J];法学;2000年04期

6 高健生;政治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7 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8 许崇德,王振民;由“议会主导”到“行政主导”——评当代宪法发展的一个趋势[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9 高鸿钧;;现代西方法治的冲突与整合[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10 王人博;;西方宪政的语境、目标和价值[J];清华法治论衡;2000年0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基泉;论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登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J];理论建设;2005年03期

2 吴鹏;;公民受教育之权利与义务[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李勇;;宪法义务理论及发展趋势[J];中州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李文汇;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协调发展的宪政基础[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邓联繁;蒋清华;;宪法典中公民权利与国家机构位次之辨正[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曹建民;吴宁;;对宪法中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思考[J];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10期

7 罗晨;;论宪政与人权保障[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孔杨;;论我国公民权利救济途径的困境与出路——以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冲突为视角[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陈文华;石绍斌;;论经济转型中的宪法体制[J];求实;2006年07期

10 董文捷;;现代宪法: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相互关系的国家法治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永强;;浅议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原则[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肖金明;李卫华;;全面财产权观念[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叶中;龚向和;;论宪法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邓联繁;;论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宜用禁止性规则[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马念珍;;简析国家权力制约与社会主义法律监督[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谷春德;;再论人权与公民权的联系和区别[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茂林;陈新;;论宪法秩序与社会和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8 王继军;;董必武宪政思想的历史解读——以法权观念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9 王继军;;董必武宪政思想的历史解读——以法权观念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10 姚轶琳;;论公民宪法意识的基本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丽平;不断完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N];法制日报;2011年

2 黄景均;让宪法真正成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N];学习时报;2005年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乔新生;我们该如何宣传宪法[N];检察日报;2009年

4 江苏省高经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样;让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和谐互动[N];新华日报;2005年

5 傅达林;从“音律”到“法律”[N];检察日报;2011年

6 尤晓红;认真对待宪法义务[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李立;紧急状态法应注重公民权利保护[N];法制日报;2004年

8 高凌;公民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吗?[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9 杨耕身;没有权力谦抑难有权利尊严[N];长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白龙;宪法:九鼎重器 百炼乃成[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茂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陈焱光;公民权利救济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成林;宪政民主视野下的中国特色权力制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雅琴;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陈华荣;体育的宪法保障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赵亮;贵族与宪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戚红梅;我国政府信息豁免公开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黄明涛;公民文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刘晓源;财产权视角下的宪政生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冬;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对抗性[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2 赵明秋;紧急状态下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刘晓艳;论当代中国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和谐关系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8年

4 褚晶晶;试论我国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D];燕山大学;2012年

5 侯平利;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D];郑州大学;2006年

6 张向军;公法视野中的人权保障原则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薛凯;论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和谐互动[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陈方;论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9 徐云龙;论表达自由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丽丽;农民权利平等保护的宪法思考[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0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80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