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立宪技术

发布时间:2020-04-11 22:39
【摘要】: 立宪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立定宪法的技术,是指一国在创制和完善宪法的过程中,包括立宪目标与导向、立宪时机与程序、立宪语言和立宪附带技术在内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的总和。它与立法技术、立宪主义有明显的不同。 立宪技术的指导法则是价值法则、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现代的政治法则即人民主权,它解决政治动力和政治正当性问题。现代的程序法则即程序理性,它解决程序设置和程序正当性问题。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通过在公共领域里解决价值法则的有效性问题,构成宪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价值法则、政治法则和程序法则分别体现人本与自由、人民主权和程序正义。 立宪技术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如立宪目标与导向、立宪程序、立宪语言以及立宪附带技术。其中立宪目标即宪政目标,,它解决如何立宪的问题,与宪法的政治任务有区别;立宪程序是宪法制定和完善的程序,包括提出立宪动议、公告宪法草案、议决宪法案、公布实施宪法四个阶段。 中国的立宪自清末始。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前后出现了多部宪法,但在立宪技术上都存在诸多缺陷。新中国立宪,受苏联宪法观念的影响,把宪法往往看成是一种政治宣言或政党政策的表述。不仅宪法语言大都是一些政策性语言,而且宪法内容也多是党的政策的反映。八二宪法及此后的四次修宪,在立宪目标、立宪导向、立宪语言以及立宪附带技术方面均有不足之处。 完善中国的立宪技术,应当明确立宪的目标和任务,协调政治任务与宪政目标之间的关系;对于涉及宪法根本性的问题应作具体规定,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要完善立宪附带技术;还应当正确处理政策与立宪的关系,实现政策指导与制度完善的有机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强;中国宪法中社会政策条款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623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23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