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我国宪法第3条、第95条、第99条和第101条的规定,在形式上确立了“二元性政体”结构。但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却很难推导出地方自治的法根据,以此为基础的财政自治亦不能得到法规范上的确认。然而,地方自主权(包括财政自主权)经常被用以讨论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事实上,地方自主权一词在国家话语体系中也并不鲜见。地方自主权概念在中国的使用溯源表明,它并非是一般认知中的地方自治概念。财政自主权是行政性财政放权结果的概括性表达,并且主要是一种地方自主性财政职权;同时,也包含了预留地方改革试验行动空间的内容。 以此为基础展开的研究表明,在既有的法律规范体系(本文定义为正式制度)下,地方政权在预算、组织收入,以及支出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地方政权能够在该种财政自主状态下,实现地方的有效治理。然而,基于特殊的宪法设计、政治体制,以及历史的原因,地方在正式制度下赋得的财政自主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缩。但在正式制度外,地方政权通过改革创新、试验,以及其他策略性行动,获得了大量的事实上的财政自主权。也因此,在事实状态下,地方财政自主权表现为构成的复杂性、边界的不稳定性和渊源上的非规范性。 宪法和法律没有明确、具体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限。在实际的权力运行过程中,这种不确定性展开了一把可以接受各种解释的宽大纸扇。在一方面,地方的财政自主权难以获得宪法上的制度性保障,因而,地方财政自主权可能会受到来自中央的干预与侵害;在另一方面,基于宪法有关“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以及在不同时期中央对地方创新或试验的激励,地方的行动往往会拓展其财政自主空间,从而在某些方面形成财政自主的事实效果。 财政立法的一元化和执行的分权性、地方民主构造与地方财政自主之间的分离、财政权限划分的不明确,以及为降低改革成本而对地方既得利益的妥协等现实因素,导致了中央倾向于通过非正式制度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地方也倾向于在法律规范之外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历次改革获得的既得利益,并以改革的名义逐次拓展其财政自主空间。由此,形成了地方财政自主权在规范和事实间的巨大张力。 要实现地方财政自主权从变动到稳定的转捩,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理性的反思:第一,从负担的功能主义出发,立足于地方财政的均衡化和地方治理的有效性,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的配置结构,确立合理的地方财权与事权范围。第二,以规范性财政分权为导向,在宪法和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权限,并为地方财政自主权提供制度性保障,以体现地方财政自主权的防御原则。第三、以建立民主化的公共财政为目标,通过地方民主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地方的财政行为,以此替代部分来自中央的直接监督与制约的功能,充分释放地方的财政自主性。
【关键词】:地方财政 财政自主权 负担的功能主义 规范性分权 公共财政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7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10-11
- 二、研究现状11-15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15-16
- 四、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绪论17-34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7-19
- 第二节 地方的财政地位19-24
- 一、地方在国家结构中的地位19-21
- 二、地方在国家财政结构中的地位21-24
- 第三节 财政自主权概念的界定24-34
- 一、地方自主权的一般认知24-25
- 二、我国宪法和法律规范体系下的自主权概念25-26
- 三、地方自主权概念在我国的使用溯源26-28
- 四、本文对财政自主权概念的界定28-34
- 第二章 正式制度下的地方财政自主权34-63
- 第一节 预算自主权34-37
- 一、地方预算制度34-35
- 二、地方预算自主权35-37
- 第二节 自主组织收入权37-57
- 一、税收自主权38-45
- 二、非税收入自主权45-55
- 三、公共债务举借权55-57
- 第三节 支出自主权57-63
-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支配自主权57-61
- 二、收支均衡化与地方支出自主权61-63
- 第三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的限缩63-88
- 第一节 预算自主权的限缩63-67
- 一、预算批准权的限缩63-65
- 二、不稳定的预算收入对预算自主权的限缩65-66
- 三、预算程序独立性的限缩66-67
- 第二节 收入自主权的限缩67-76
- 一、税收自主权的限缩67-74
- 二、非税收入自主权的限缩74-76
- 第三节 强制性支出责任对支出自主权的限缩76-88
- 一、强制性支出责任的功能76-77
- 二、强制性支出标准与项目77-79
- 三、支出责任的转移79-85
- 四、无经费式指令85-88
- 第四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功能性扩张88-116
- 第一节 预算外活动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扩张88-93
- 一、预算约束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结构上的意义88-89
- 二、预算外活动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影响89-93
- 第二节 税收竞争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扩张93-100
- 一、税收竞争在中央与地方财政结构上的意义93-96
- 二、税收竞争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影响96-100
- 第三节 政府融资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扩张100-109
- 一、地方政府债务融资100-104
- 二、地方政府土地融资104-107
- 三、政府融资方式多元化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影响107-109
- 第四节 事实上形成的地方财政自主权109-116
- 一、正式制度难以容纳地方利益109-111
- 二、事实上的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形成111-116
- 第五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非稳定化的原因116-144
- 第一节 规则的一元化与执行的分权性116-123
- 一、规则的一元化116-119
- 二、规则执行的分权性119-121
- 三、零碎化的威权体制121-123
- 第二节 地方民主构造与地方财政自主的分离123-131
- 一、参照框架意义上的地方民主构造123-126
- 二、政治集权框架下的财政分权126-131
- 第三节 财政权限划分与既有的财政自主权131-137
-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划分的模糊性131-133
- 二、非正式制度下的地方财政自主权133-137
- 第四节 财政自主权确定标准的碎片化137-144
- 一、中央立法的赋权标准137-139
- 二、非正式制度下既得利益的确认标准139-140
- 三、地方自律的能力可及标准140-142
- 四、中央统合的适度性标准142-144
- 第六章 地方财政自主权从变动到稳定的逻辑144-169
- 第一节 负担的功能主义144-150
- 一、财政应当分权144-145
- 二、层级重叠的结构产生权限竞合145-146
- 三、事务性质论的界定146-150
- 第二节 规范性财政分权150-158
- 一、财政分权的规范化150-152
- 二、干预的法定主义152-154
- 三、市场化背景下的规范性财政分权154-158
- 第三节 民主化的公共财政158-169
- 一、地方财政民主化的愿景158-160
- 二、议会中心主义的公共财政160-163
- 三、参与式公共财政与财政透明度163-169
- 结语169-171
- 参考文献171-183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1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发;;浅论如何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志伟;郝华;;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忻州市非税收入工作成效显著[J];先锋队;2010年11期
3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意见的通知[J];陕西政报;2004年19期
4 ;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04期
5 吴礼宁;;非税收入的宪法学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新理论 新观点 新问题[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28期
7 ;辽宁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03期
8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0年14期
9 杜晓;郑小琼;;女副厅长的另类敛财术[J];政府法制;2011年01期
10 闫国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加强对我国非税收入的管理[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碧英;;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管理的建议[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年
2 易完桃;李辉辉;;试论非税收入成为目前县级人大财政预算监督重点的必要性[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大龙;史桂芬;;非税收入理论与规范改革[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宇;沈坤荣;;中国财政可持续性与政府最优融资策略——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董玉明;;我国地方税权研究[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伟;;关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A];2006年山东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征文[C];2006年
7 唐建国;;对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孙广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下财税和信贷政策优化运用探析[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支金;;县级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及对策[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谢庆奎;王懂棋;;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红梅;应增强对非税收入的调控能力[N];中国审计报;2008年
2 记者 杨亮;财政部: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N];光明日报;2009年
3 周凝;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倒计时”[N];中国财经报;2009年
4 记者 谢文君;本溪出台非税收入管理条例[N];辽宁日报;2009年
5 卿少杰;我市去年完成非税收入14.17亿元[N];天水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吴丽华;地方非税收入集中收缴国库 数万亿资金将纳入透明监管[N];华夏时报;2009年
7 记者 韩乐;审议并原则通过市级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N];渭南日报;2009年
8 市人大财经委员会 吴永良;健全管理机制 加强非税收入监督[N];鞍山日报 ;2009年
9 本报记者 韩萍;青海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N];法制日报;2009年
10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局长 易继元;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应走出三个误区[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键;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忠信;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聂少林;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吴礼宁;租税国家的立宪主义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陈发源;我国政府性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杨体军;中国财政监督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晓红;中国地方税体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王文汇;中国税负水平的制度分析与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9 徐春武;中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曾晟;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二元财政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世蕊;关于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建军;非税收入系统开发与实施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何兴华;引入内控机制理论构建非税收入管理框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娟;政府非税收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璐;我国非税收入规范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银淑;非税收入征管体制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7 芦蓉;财政非税收入管理柜面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施麟;南京市非税收入综合业务系统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建丁;黔西南州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云南大学;2011年
10 王鹏辉;县级政府财政管理现状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地方财政自主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