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的宪政思考

发布时间:2020-05-07 11:39
【摘要】: 宪政制度的构建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认为,宪政之精髓即通过对国家权力的优化配置,实现权力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以防止其被滥用或腐化,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公民正当权益之目的。因此,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成为宪政的核心内容和最终价值追求。限制政府权力即意味着对权力的有效分割,包括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后者是指中央与地方、上下级国家权力之间的分配。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单一制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何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一直是一个困惑中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宪政问题。本文所关注的也正是纵向意义上的分权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然而,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分权是宪政的核心,而纵向分权的实质却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无论在任何社会,财政都是国家的命脉,财政分权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今天的中国它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将重点放在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变化以及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从限制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力两方面入手,考察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宪政的影响。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存在几方面的不足:首先,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明显不对称,在财权上收的同时,地方政府却负担了许多应属中央的公共开支;其次,财政分权过程中的行政主导倾向严重,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依据仍然是党和政府的政策,财政的民主参与程度较低,财政活动的透明度明显不足。另外,中央转移支付制度的局限性也导致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混乱和政府资源的浪费,并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博弈中遭到忽视或侵犯。 由此可知,中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有些关键的改革尚未到位,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全局和改革整体成效的瓶颈障碍。因此,本文从宪政视角切入,以基本的宪政理念作为思考和解决财政分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探求财政分权体制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现有财政分权体制的浅见,包括妥当界定事权和财政支出的责任,合理配置财政权限;以财政民主化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以均等化为目标改革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效用等,以此来促进财政分权体制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提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1;F812.0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旭东;;国有产权改革的宪政思维[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兰芳;;党治与宪政的冲突——对抗战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的几点思考[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论文集编印说明[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魏红英;;我国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张曙光;宋厚泽;;理解改革,解释发展,寻求突破——“市场化三十年”论坛会议纪要[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8年

6 张曙光;宋厚泽;;理解改革,解释发展,寻求突破——“市场化三十年”论坛会议纪要[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一辑)[C];2008年

7 张曙光;宋厚泽;;理解改革,解释发展,寻求突破——“市场化三十年”论坛会议纪要[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8 傅小青;;延安时期宪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闻黎明;;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再研究[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10 闫润鱼;;试论有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1890~1949)[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朝华;国企如何代表全民利益是宪政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庞从容;热爱与批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刘佑生;宪政视野下的检察制度[N];检察日报;2007年

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方工;对权力膨胀的危险不能集体无意识[N];检察日报;2010年

5 江平 陈夏红;江平:我为什么要呐喊[N];经济观察报;2010年

6 柏墉 张瑶丽;房价下跌不会导致社会动荡[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7 ;关注宏观调控新特点[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8 喻中;国政、省政、县政与乡政的协调发展[N];学习时报;2007年

9 文正邦;宪法哲学——深化宪政理论的新视野[N];检察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荣思远;看好外商直接投资西部前景[N];中国黄金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冰;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的宪政思考[D];湘潭大学;2008年

2 陈连宝;近代英国公共财政的建构及其宪政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农剑勋;宪政维度下的宏观调控合法性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姚丹;控制权力:贡斯当的宪政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郭岳梅;梁漱溟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崔欣;权责平衡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迟春丽;十字街头的自由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魏昆;论民国时期张友渔的民主宪政思想[D];重庆大学;2007年

9 刘洪海;《共同纲领》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石荔菠;洛克宪政思想的哲学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2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52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b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