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胡锦涛宪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0:10

  本文关键词:胡锦涛宪政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宪政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潮流。在不同背景、不同语境下,人们对宪政有着不同的解读。宪政就是指以一部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以厉行法治为根本保证,以良性运作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主线,以有限政府为基本精神,以充分实现最广泛的人权为宗旨的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形态和政治过程。 它发端于西方,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但是宪政不是资产阶级政治专利,更多的体现出人类追求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智慧结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文明,理所当然拥有宪政。马克思恩格思对资本主义的宪政思想进行辩证思考,对宪政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宪政思想的阶级本质及其虚伪性,形成较为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宪政是对资本主义宪政批判性的借鉴,是资本主义宪政的“扬弃”。 宪政是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是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指导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宪政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取得了丰硕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尊崇宪法,贯彻实施宪法,积极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新空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得到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 本文深入分析了胡锦涛宪政思想,并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论述。全文一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论文第一部分,在解释宪政的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的辨析,从而解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含义,并指出胡锦涛宪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 论文第二部分,主要追溯了胡锦涛宪政思想的理论来源。胡锦涛宪政思想不仅批判和借鉴了西方政治文明中的宪政思想的有益成分,而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宪政思想以及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宪政思想。它正是在批判和继承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论文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胡锦涛宪政思想的基本内涵。本部分从维护宪法权威、践行宪法至上;重视民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面阐述了胡锦涛宪政思想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全面挖掘出胡锦涛宪政思想的丰富内涵。 论文第四部分,是胡锦涛宪政思想的理论特色的概括。胡锦涛宪政思想的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宪政建设的指针、以人为本是中国宪政建设的价值取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宪政建设的目标等三个方面,并在此为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宪政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依归,因此对胡锦涛宪政思想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思想,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胡锦涛 宪政 来源 内涵 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9
  • 前言9-12
  • 第一章 基本概念阐释12-18
  • 第一节 宪政释义12-15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解读15-18
  • 第二章 胡锦涛宪政思想的理论来源18-33
  • 第一节 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宪政思想18-25
  • 第二节 批判与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宪政思想25-26
  • 第三节 丰富与创新: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宪政思想26-33
  • 第三章 胡锦涛宪政思想的基本内涵33-42
  • 第一节 维护宪法权威践行宪法至上33-35
  • 第二节 重视民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35-38
  • 第三节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8-39
  • 第四节 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和改善民生39-42
  • 第四章 胡锦涛宪政思想的理论特色42-47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宪政建设的指针42-43
  • 第二节 以人为本是中国宪政建设的价值取向43-44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宪政建设的目标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振兴;熊丽英;;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02期

2 贾真珍;;自由主义的奠基人——约翰·洛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景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制思想探讨[J];海峡法学;2010年01期

4 张文山;吴东;苏子文;;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起点──沈家本法律思想之于两岸法律发展的影响[J];海峡法学;2010年01期

5 郭世东;;陈独秀的民主宪政思想[J];江淮法治;2010年05期

6 张小花;;浅评孙中山宪政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7 张献生;吴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上)[J];民主;2009年02期

8 柯联民;;博丹宪政思想刍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包广明;;梁启超宪政思想论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10 彭夏夏;;钱端升政治法律思想初探[J];大众商务;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明 胡波;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N];团结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毛磊;宪法奠基盛世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3 林燕;从民主法制到依宪执政:流变与反思[N];检察日报;2008年

4 谢松保;进一步走向法治社会还需要什么[N];学习时报;2005年

5 胡楠阳;苦练内功 提高能力 求实创新 不负重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教授 孙力 ;“尊重和保障人权”有何重要意义[N];解放军报;2004年

7 高云飞;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审视政府部门角色[N];人民代表报;2004年

8 吴茜;精彩诠释孙中山宪政思想[N];光明日报;2003年

9 燕舞;多一些“公共知识分子”[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10 张海斌;西方古典宪政历史探源[N];人民法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铁锴;主体性视阈下的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国怀林;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发展阶段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陈静熔;《独立评论》的宪政思想[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默海;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莲;孙中山宪政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們;民国初期调和派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万红;梁启超宪政思想演进之探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肖金良;论毛泽东宪政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冠雄;宪政之路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聂晶;张君劢宪政思想的哲学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吴庆涛;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思想传播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7年

8 金毅;孟德斯鸠宪政思想析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克威;康有为宪政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苏瑞莹;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孟德斯鸠思想的启蒙价值[D];华侨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胡锦涛宪政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8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