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社会的宪政哲学 ——对哈耶克宪政理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06:42
本文对哈耶克自由社会之宪政哲学的探讨,不仅仅是对哈耶克宪政哲学之建构理路的一种梳理,更是在一个开放的现代政治哲学问题背景下,思考哈耶克建构其宪政哲学之独特路径的理论意义和潜力。为了避免这一开放性的探讨沦为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注脚,本文采取一种个殊化的研究进路,进入到哈耶克的理论问题,深入把握哈耶克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层预设,在充分理解哈耶克问题之性质及其方法论基础的前提下,进入哈耶克基于解答其基本理论问题而进行的整个理论的建构过程和内在逻辑中去。本文认为,正是在对“自由社会如何运行及维护”这一问题的持续思考和推进中,哈耶克建构和完善了其社会哲学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充当自生自发社会秩序之“园丁”角色的国家观和一个实质性的宪政制度架构。尽管只是基于对自身所处时代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但哈耶克建构的自由社会之宪政哲学在理论增量的意义上,有可能为当代“中立性”与“至善论”的争论提供有益的理论启发,甚或开放出一种关于国家的替代性理论模式。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解读哈耶克:封闭与开放
一、哈耶克思想的研究现状及特征
二、意识形态的封闭与开放
三、另一种封闭与开放:哈耶克与现代政治哲学论争
(一) 边缘化的哈耶克思想
(二) 当代话语中迷失的哈耶克
四、一种个殊化的研究进路:合理重构哈耶克
(一) 一种个殊化的研究进路
(二) 以哈耶克宪政哲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为考察基点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与论述步骤
第一章 哈耶克的理论问题及其方法论特征
一、对哈耶克理论的当代解读
(一) 规范性理论还是工具性理论
(二) 自由作为目的还是作为手段
(三) 自由主义的哈耶克vs. 社群主义的哈耶克
二、对哈耶克问题之性质及理论模式的整体性把握
(一) 哈耶克的问题及其本体论预设
(二) 哈耶克的方法论进路
(三) 一个简要评论
三、哈耶克的思考历程:三阶段的划分
(一) 关于“动态均衡”之市场过程的理论
(二) 社会哲学的全面建构
(三) 宪政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自由主义社会哲学的建构与完善
一、重新发现密尔:一个被忽略的脉络
(一) 被忽视的密尔:一种结果式的研究方式
(二) 重新聚焦密尔与哈耶克之关系
二、哈耶克之自由社会论证的两条思路
(一) 哈耶克的道德形而上的论证思路
(二) 哈耶克的社会哲学论证思路
(三) 两种论证思路的混淆及其后果
三、哈耶克在社会进化框架下的理论整合
(一) “进化论理性主义”内在逻辑下的社会理论之完善
(二) 社会进化框架下的理论整合
第三章 社会理论框架下的国家定位与实质性宪政架构
一、从形式上的法治国家到实质上的宪政架构
(一) Galeotti 论哈耶克的社会和政治理论
(二) 对哈耶克理论解读中的一个共同缺失
(三) 哈耶克国家观的转变和发展
二、哈耶克的实质性宪政架构:元法律规则下的有限民主理论
(一) 秩序与规则的二元观及国家在社会理论中的定位
(二) 社会理论基础上两种国家与法之观念的对立与分殊
(三) 元法律规则下的有限民主理论
第四章 “园丁”式的国家观及其意义初探
一、一种“园丁”式的国家观
(一) 对哈耶克宪政理论的有关批判
(二) 自生自发秩序与“园林术”意义上的国家
二、对“园丁”式国家观的可能的“知识增量”意义的初步思考
(一) 当代争论:“中立性”vs. 国家“至善论”
(二) 一种可能的替代性理论模式:对哈耶克“园丁”式国家观理论潜力的初步探讨
三、哈耶克宪政哲学之于中国:现实意义考量
结语 批判如何可能
一、外部批判之无效
二、内在批判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伟大的折衷:论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J]. 王秋梅. 学术论坛. 2005(12)
[2]密尔百年研究概览[J]. W.斯坦福,李小科. 世界哲学. 2005(04)
[3]国家是如何诞生的?——美国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J]. 姚大志. 开放时代. 1997(02)
[4]哈耶克政治哲学述评[J]. 朱士群.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03)
本文编号:303212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解读哈耶克:封闭与开放
一、哈耶克思想的研究现状及特征
二、意识形态的封闭与开放
三、另一种封闭与开放:哈耶克与现代政治哲学论争
(一) 边缘化的哈耶克思想
(二) 当代话语中迷失的哈耶克
四、一种个殊化的研究进路:合理重构哈耶克
(一) 一种个殊化的研究进路
(二) 以哈耶克宪政哲学建构的内在理路为考察基点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与论述步骤
第一章 哈耶克的理论问题及其方法论特征
一、对哈耶克理论的当代解读
(一) 规范性理论还是工具性理论
(二) 自由作为目的还是作为手段
(三) 自由主义的哈耶克vs. 社群主义的哈耶克
二、对哈耶克问题之性质及理论模式的整体性把握
(一) 哈耶克的问题及其本体论预设
(二) 哈耶克的方法论进路
(三) 一个简要评论
三、哈耶克的思考历程:三阶段的划分
(一) 关于“动态均衡”之市场过程的理论
(二) 社会哲学的全面建构
(三) 宪政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自由主义社会哲学的建构与完善
一、重新发现密尔:一个被忽略的脉络
(一) 被忽视的密尔:一种结果式的研究方式
(二) 重新聚焦密尔与哈耶克之关系
二、哈耶克之自由社会论证的两条思路
(一) 哈耶克的道德形而上的论证思路
(二) 哈耶克的社会哲学论证思路
(三) 两种论证思路的混淆及其后果
三、哈耶克在社会进化框架下的理论整合
(一) “进化论理性主义”内在逻辑下的社会理论之完善
(二) 社会进化框架下的理论整合
第三章 社会理论框架下的国家定位与实质性宪政架构
一、从形式上的法治国家到实质上的宪政架构
(一) Galeotti 论哈耶克的社会和政治理论
(二) 对哈耶克理论解读中的一个共同缺失
(三) 哈耶克国家观的转变和发展
二、哈耶克的实质性宪政架构:元法律规则下的有限民主理论
(一) 秩序与规则的二元观及国家在社会理论中的定位
(二) 社会理论基础上两种国家与法之观念的对立与分殊
(三) 元法律规则下的有限民主理论
第四章 “园丁”式的国家观及其意义初探
一、一种“园丁”式的国家观
(一) 对哈耶克宪政理论的有关批判
(二) 自生自发秩序与“园林术”意义上的国家
二、对“园丁”式国家观的可能的“知识增量”意义的初步思考
(一) 当代争论:“中立性”vs. 国家“至善论”
(二) 一种可能的替代性理论模式:对哈耶克“园丁”式国家观理论潜力的初步探讨
三、哈耶克宪政哲学之于中国:现实意义考量
结语 批判如何可能
一、外部批判之无效
二、内在批判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伟大的折衷:论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J]. 王秋梅. 学术论坛. 2005(12)
[2]密尔百年研究概览[J]. W.斯坦福,李小科. 世界哲学. 2005(04)
[3]国家是如何诞生的?——美国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契约论[J]. 姚大志. 开放时代. 1997(02)
[4]哈耶克政治哲学述评[J]. 朱士群.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03)
本文编号:303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3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