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关于代表结构比例安排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23 02:49
  <正>代表结构比例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中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本文对《选举法》及换届选举中的指导性文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考察和分析,描述了代表结构比例制度安排的历史变迁轨迹,进而从代表理论的角度就如何处理结构比例、如何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思路人大代表的合理构成,对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2020,(10)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思路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关于代表结构的制度安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代表成分的规定
    2. 抗日战争时期关于边区参议会的代表构成的制度安排
三、50年代至60年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建初期关于代表结构的制度安排
    1.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典型案例
    2.1953年《选举法》关于代表结构的规定
    3. 关于党员和党外民主人士的比例
四、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代表结构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化
    1. 现行《选举法》关于代表结构的相关规定
    2. 指导性文件中关于代表结构的制度安排
    3. 开始重视保障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利
五、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军队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比例与结构的变化特点[J]. 鹿晓天,高民政.  人大研究. 2020(07)
[2]关于县级人大代表直选中选区划分制度的考察与分析[J]. 孙龙.  新视野. 2017(05)
[3]推进我国选举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 袁达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4]中国地方人大代表构成的变化趋势——对东部沿海Y市的考察[J]. 何俊志.  南京社会科学. 2015(02)
[5]论我国人大代表结构比例的调整优化——以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代表模式为分析框架[J]. 孙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6]代表理论与代表组成结构问题分析[J]. 崔英楠.  法学杂志. 2012(09)
[7]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J]. 景跃进.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3)
[8]从议案建议透视人大代表的结构比例[J]. 杨云彪.  人大研究. 2006(11)



本文编号:3202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02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2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