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关于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25 21:43
  知情权的英文表述为“the right to know”,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等,指权利主体知悉、获取其应当知道的信息的自由。知情权是现代民主制度及信息化社会建立的基础性权利,是公民诸多权利的基础和核心,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公民只有充分地享有和行使知情权,及时了解社会上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才能据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以便趋利弊害,并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权益。现在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把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律明确确认,很多国家的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随着社会的发展,知情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我国,知情权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有关知情权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公共权力机关漠视、践踏公民知情权的事例仍然层出不穷。因此,只有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得到宪法的确认,才能完善知情权保护的相关立法,使公民的知情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知情权具有普遍性、双重性、基础性、综和性、对等性五个特征。首先,主体的普遍性是知情权的基本特征之一,知情权的主体是广泛的,它包括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其次,知情权的范围也是广泛的,它遍及公法和私法领域。知情权的双重性是指它既...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知情权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知情权的产生、发展及产生的必然性
        一、知情权的产生与发展
        二、知情权产生的必然性
    第二节 知情权的内涵
        一、知情权的概念
        二、知情权的对象
        三、知情权的内容
    第三节 知情权的权利性质
        一、基本权利的历史性及开放性
        二、基本权利的标准
        三、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属性
第二章 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必要性
    第一节 我国知情权保护的现状
        一、我国普通法律中关于知情权的规定
        二、我国在知情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二节 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必要性
        一、知情权入宪是公民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前提条件
        二、知情权入宪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三、公民知情权入宪是我国履行国际人权公约义务的需要
第三章 关于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立法建议
    第一节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
    第二节 加强并完善知情权保障的相关立法
        一、制定与《政府信息公开法》
        二、制定与《政府信息公开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三、制定统一的程序法典,使知情权在程序上得以保障
        四、修改相关法律
    第三节 加强知情权保障的相关制度建设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制度
        二、完善行政公开制度
        三、规范新闻发布机制
    第三节 完善知情权的法律救济制度
        一、在行政程序法中明确规定侵犯知情权的法律后果
        二、在行政程序法中明确规定知情权的救济措施和途径,完善申诉权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
        三、修改完善行政诉讼法,把知情权的司法救济纳入行政诉讼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感悟与启迪——浅议彭真同志关于立法工作的精辟论述[J]. 秦醒民.  中国人大. 2005(17)
[2]论私法上的知情权[J]. 黄群财.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03)
[3]从SARS案例反思政府信息透明度[J]. 冯兴元.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04)
[4]知情权与信息公开制度[J]. 郭道晖.  江海学刊. 2003(01)
[5]情报公开法若干问题研究[J]. 刘莘,吕艳滨.  公法研究. 2002(00)
[6]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J]. 周汉华.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3)
[7]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J]. 魏娜.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03)
[8]论知情权[J]. 张庆福,吕艳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01)
[9]得知权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实践[J]. 赵正群.  中国法学. 2001(03)
[10]论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J]. 丁先存.  情报科学. 2001(03)



本文编号:3362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362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