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隐私权的宪法限制

发布时间:2021-09-15 07:18
  隐私权是一个伴随人权发展和文明进步不断发展和充实的范畴。作为法律权利的隐私权研究在我国民法领域已取得相当成果,但宪法领域的隐私权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宪法隐私权的研究往往交织着诸多未有定论的宪法基础理论问题并涉及多学科背景,从而使得问题的研究变得更为复杂和更有价值。我国对隐私权的研究目前集中于民事领域,同时这类研究的重点也放在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之上,从宪法角度研究隐私权保护和限制得文章寥寥无几。但从逻辑的角度看,权利的法律保护与限制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单单研究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实际上无法做到全面地保障权利的实现。因此,本文站在宪法的高度,对隐私权的宪法限制作出研究。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隐私权的起源及性质入手,确定了隐私权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性质,并通过讨论基本权利限制理论,介绍隐私权宪法限制的理论依据。得出结论,隐私权是一项可以被宪法限制但不能被剥夺的基本权利。第二章从各国隐私权宪法限制的文本分析入手,对宪法限制隐私权的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为我国隐私权的宪法限制提供借鉴。第三章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入手,分析我国隐私权的法律限制,并提出我国隐私权宪法限制的规范路径。...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隐私权宪法限制的法理和规范依据
    第一节 隐私权的源流与其基本权利地位
        一、隐私权的源流
        二、隐私权的基本权利地位
    第二节 隐私权宪法限制的法理依据
        一、隐私权的内在制约
        二、隐私权的外在制约
    第三节 隐私权宪法限制的规范依据
        一、宪法中的隐私权限制条款
        二、对隐私权限制条款的限制
第二章 隐私权宪法限制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隐私权限制的原则
        一、合目的性原则
        二、法律保留原则
        三、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第二节 隐私权限制的方法
        一、规范限制方法
        二、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的平衡方法
第三章 我国隐私权的宪法限制:问题与前景
    第一节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
        一、我国宪法关于隐私权的规定
        二、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
    第二节 我国隐私权的宪法和法律限制
        一、宪法对隐私权的限制
        二、法律对隐私权的限制
    第三节 我国隐私权宪法限制的规范路径
        一、隐私权入宪
        二、技术上限制隐私权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隐私权的宪法规范保护[J]. 胡琴仙.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2]作为默示性宪法权利的隐私权[J]. 朱应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3]隐私权及隐私权的限制与宪法保护[J]. 易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4]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法哲学基础[J]. 张勇.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7)
[5]论宪法文本中限制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完善——以公益与私益之矛盾为视角[J]. 朱辉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7)
[6]隐私权概念的检讨与重构[J]. 王秀哲.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7]美国、德国隐私权宪法保护比较研究[J]. 王秀哲.  政法学刊. 2007(02)
[8]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理思考[J]. 高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9]权利限制论之疏解[J]. 丁文.  法商研究. 2007(02)
[10]私法视野里的权利限制[J]. 张平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硕士论文
[1]宪政视野下的隐私权保护[D]. 王巍.华东政法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395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395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