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宪法,它结束了在我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要建立民主共和的构想。开启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新时代,引领我国逐步走进现代法治。一直以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对其工具性宪法的论述,也就是它并不是一部完善的国家根本大法,而只是立宪阶级为了防止大总统可能出现的专权而做的一个法律牢笼,,妄图用这一纸空文去约束将来上位的大总统,而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法条规定很好的发映出了立宪阶级的这一良苦用心。因此,本文着重从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角度入手,对国家元首制度的一系列法条规定进行剖析。 全文在逻辑上大致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全文所要采用到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为本文后面四大部分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背景。法律是时代的产物,尤其是宪法,它一定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构成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势力的妥协,要研究一部法律,对其背景的介绍必不可少。而本文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背景、政治背景、思潮背景以及文本渊源四个方面来解析当时的时代背景。 第三部分是国家元首制度的简释。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国家元首以及国家元首制度中一些概念的介绍,并简要阐释了国家元首以及国家元首制度目前的几大主流分类。给本文后面的研究做一些铺垫。 第四部分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条文解释。这一部分着重从法条入手,对约法中涉及到的国家元首权力规定、行使和约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试图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分析部分。 第五部分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多层面透视。这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从正反两个反面对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进行剖析,在肯定其贡献的同时对其局限性也不吝笔墨,最后以小见大辩证的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部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宪法性文件。
【关键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家元首制度 因人立法 三权分立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9;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0
- 第一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背景10-18
- 1.1 19 世纪末中国的社会背景10-12
- 1.1.1 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10-11
- 1.1.2 爱国主义斗争风起云涌11-12
- 1.2 19 世纪末中国的政治背景12-14
- 1.2.1 近代中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12-13
- 1.2.2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3-14
- 1.3 19 世纪末中国的思潮背景14-18
- 1.3.1 三民主义政治纲领14-15
- 1.3.2 五权分立宪法思想15-16
- 1.3.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文本渊源16-18
- 第二章 国家元首制度简释18-23
- 2.1 国家元首的概念18-19
- 2.1.1 国家元首的定义18-19
- 2.1.2 国家元首的分类19
- 2.2 国家元首制度简介19-20
- 2.2.1 国家元首制度的概念19
- 2.2.2 国家元首制度的分类19-20
- 2.3 国家元首制度的分类简析20-23
- 2.3.1 总统制20
- 2.3.2 议会内阁制20-21
- 2.3.3 共和制21-23
- 第三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国家元首制度23-27
- 3.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的产生及罢免23-24
- 3.1.1 国家元首的产生23
- 3.1.2 国家元首的罢免23-24
- 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的基本职权24-25
- 3.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权力的保障及限制25-27
- 3.3.1 国家元首权力的保障25
- 3.3.2 国家元首权力的限制25-27
- 第四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多层面透视27-36
- 4.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进步意义27-29
- 4.1.1 从宪法文本上确立共和并废除专制27-28
- 4.1.2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28-29
- 4.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局限性29-33
- 4.2.1 政治权力划分混乱29-31
- 4.2.2 因人立法31-33
- 4.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辩证分析33-36
- 4.3.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功绩33-34
- 4.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局限性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44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4-46
- 致谢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颖慧;秦潇;;政府网络舆论危机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夏新华;;近代中国工具性宪法及其法文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杨昂;;司法独立:在理念与制度之间——评韩秀桃《司法独立与近代中国》[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李晓新;;宪法经济制度的规范化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钟芸;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类型的根据和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周翠娇;;陈独秀早期民族国家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许二斌;全球化及其对民族国家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臧峰宇;;论西方政治哲学的思辨传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成云卿;;双重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之路:新加坡的例证及其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刘忠权;;对城市弱势群体“话语政治”的一种探讨——以Z市某街区广场毛泽东话语角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春福;;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理顺权利和权力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6 李贵连;李启成;;法治(Rule of Law)还是治法——近代中国法治的一点思考[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张建华;;比较史学视野下的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苏联、南斯拉夫与美国联邦制的比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郑玲丽;;国际贸易关系的法治与全球治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陈利强;屠新泉;;美国贸易自由化补偿机制——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林占发;许艳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问题——人民监督员制度中“五种情形”实效性实证分析[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袁唯;20世纪20年代湖南省宪运动中的选举风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任晓迪;利益集团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家元首制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