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宪政文明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2:16
  宪政是人类为美好的政治生活所做出的政治制度设计。尽管它不是最为完美的、但却是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正因为如此,宪政文明自产生以来就成为思想家和政治家孜孜以求的理想,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遵行的政治制度,也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论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哲学视角来研究人类的宪政文明。宪政是个总体性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为实现政治民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用充分体现人类文明的宪法,规范公共权力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政治制度形态和政治实践活动;宪政文明是人类在宪政实践活动中所呈现的进步发展状态和取得的文明成果的总和。从静态上看,宪政文明是人类在宪政建设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上看,宪政文明是人类宪政建设中的进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宪政文明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是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来,在国家的治理方式上,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必然。它不仅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宪政文明虽然生成于西方,但是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的积极成果,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文明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 宪...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走向宪政文明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宪政文明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四、基本思路和研究的难点、方法与理论创新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难点
        (三) 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 理论创新
    五、唯物史观是宪政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 宪政文明标志着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的进步状态
        (二) 宪政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物质内容与秩序形式的内在统一
        (三) 宪政文明是人的利益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诉求
        (四) 宪政文明发展的两种形式
        (五) 宪政文明的长期存在与“自行消亡”的辩证法
第一章 宪政与宪政文明
    一、宪政概念述评
        (一) 西方学者的宪政论
        (二) 当代中国学者对宪政的理解
        (三) 宪政概念研究简评
    二、宪政与宪政文明的内涵
        (一) 宪政的渊源释义
        (二) 哲学视域中的宪政
        (三) 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四) 宪政与民主的关系
        (五) 宪政文明的内涵
        (六) 宪政文明与人类社会文明
        (七) 宪政文明的基本特征
    三、宪政文明是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必然
        (一) 人治、法治与宪治
        (二) 法治优于人治
        (三)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四、宪政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 宪政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规范标志
        (二) 宪政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内容
        (三) 宪政文明与政治文明呈现趋同化走势
第二章 宪政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宪政文明在西方的发展检视
        (一) 古代希腊罗马的宪政文明观
        (二) 中世纪的神学宪政文明观
        (三) 近现代宪政文明观
    二、中国共产党对宪政文明的探索
        (一)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文明的确立和对社会主义宪政文明的初步探索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宪政文明的发展
        (三) 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宪政文明的推进
    三、社会主义宪政文明是现代宪政文明的先进形态
第三章 宪政文明的结构
    一、宪政文明的系统结构
        (一) 宪政意识文明是宪政文明的观念形态
        (二) 宪政制度文明是宪政文明的制度形态
        (三) 宪政组织文明是宪政文明的组织形态
        (四) 宪政行为文明是宪政文明的实践形态
    二、宪政文明的主体与客体
        (一) 宪政文明主体及其结构
        (二) 宪政文明客体及其结构
        (三) 宪政文明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宪政文明的功能
    一、宪政文明的经济功能
        (一) 宪政对基本经济制度的保障功能
        (二) 宪政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促进功能
        (三) 宪政的经济功能是多方面的
        (四) 历史经验启示: 宪政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
    二、宪政文明的政治功能
        (一) 宪政对政治制度的保障功能
        (二) 宪政对政治权力的配置功能
        (三) 宪政对政治利益的协调功能
        (四) 宪政对政治秩序的维护功能
        (五) 宪政对政治稳定的保持功能
    三、宪政文明的文化功能
        (一) 宪政本身首先是一种文化形态
        (二) 宪政对主导文化的强化作用
        (三) 宪政对文化发展的促进功能
        (四) 宪政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
    四、宪政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人的全面发展涵义
        (二) 宪政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权利
        (三) 宪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四) 宪政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宪政文明建设
    一、中国社会主义宪政文明建设的目标
        (一) 维护宪法至上的权威
        (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文明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中国社会主义宪政文明建设的道路
        (一) 政府推进的内涵及其必要性、积极性与局限性
        (二) 民众演进的必然性与基础性
        (三) 政府推进与民众演进的辩证法
    三、宪政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 坚持渐进性原则
        (三) 坚持协调性原则
        (四) 坚持长期性原则
        (五) 坚持稳定性原则
        (六) 坚持借鉴性原则
        (七) 坚持发展生产力原则
    四、积极借鉴人类宪政文明的有益成果
        (一) 中国传统法制与法治思想的开发与继承
        (二) 西方传统宪政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三) 宪政文明建设中的法律移植与改造
        (四) 综合创新: 实现我国宪政文明建设的当代转换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文明建设的前景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510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10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e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