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视角下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发布时间:2021-11-24 04:05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分别对各自的地位、性质、职权作了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乡镇党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在乡镇政权中就处于执政党的地位;乡镇人大是乡镇一级的权力机关,是乡镇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乡镇政府是行政机关,是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最低的一级。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一些地方的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各自的角色与法律的规定出现了偏差,各部分对自己的法律地位认识不清,工作中出现了职权交叉、党政不分的情况。乡镇政权各组成部分的职权错位也影响乡镇政权自身的法律职权的行使,使当前农村许多地方的乡镇政权无法正确的履行职责。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必须建设现代化的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也必须要求我们的乡镇政权具有现代化的视角和功能。本文在对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各部分自身的工作职能和实践中的不足进行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革措施,进而梳理了乡镇政权各个部分的关系,实现乡镇政权各组成部分宪政地位回归,使他们能够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制约,从而建设一个符合现代宪政要求,具有现代执政理念的农村基层政权,使其不仅能胜任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更对整个国家的政权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建国后乡镇政权发展过程及现状
一、乡镇行政区划的由来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概况
(一)、人民公社经济生产的特征
(二)、人民公社的政治实践
三、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
四、当前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概况
(一)、经济生活基础的变化
(二)、农村政治生活的特点
(三) 农村文化生活的变化
第二章 宪政与乡镇政权的宪法地位
一、宪政体制下要坚持宪法至上原则
二、乡镇政权的宪法地位与性质
(一)、乡镇党委的宪法地位
(二)、乡镇人大的宪法地位
(三)、乡镇政府的宪法地位
(四)、乡镇政权的宪法地位
三、乡镇政权地位与性质法定的制度价值
第三章 农村基层政权中的党组织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政权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制度之一
(二)、建设新农村的理论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由其领导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三)、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共产党乡镇党组织实际职权范围过大
三、加强乡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
(一)、做好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四章 乡镇人大建设
一、乡镇人大变迁历史
二、乡镇人大的法律职责与法律地位
三、乡镇人大做为权力机关地位在农村基层政权中缺失
四、乡镇人大的改革
(一)、保证乡镇人大组织、工作的独立性
(二)、乡镇人大代表
(三)、完善乡镇人大的工作制度
第五章 乡镇政府建设
一、乡镇政府的法律职责
二、乡镇政府实际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干涉
(二)、政府机构条块分割严重
(三)、乡镇政府行政权力膨胀,权力越位
三、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要求
四、基层政府的政府机构体制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我国现行基层政权体制
(二)、乡镇政府改革措施
(三)、是正确处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第六章 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工作协调
一、当前乡镇政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解决乡镇政权组织体制不顺、关系不畅
(二)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三)、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的主动性
(四)、培养优秀的领导班子
二,正确处理乡镇政权各部分的关系
(一)、转变党的领导方式
(二)、党委和人大、政府宪法地位的回归
结语:
致谢
附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议乡镇政权中党委与人大间关系的协调[J]. 李秋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03)
[2]关于乡镇长直选的思考[J]. 严朝均,杨先涛.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01)
[3]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J]. 于建嵘. 战略与管理. 2002(06)
[4]试论乡镇政权建设中人大的地位与作用[J]. 梁涛. 人大研究. 2002(06)
[5]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J]. 金太军,王运生. 文史哲. 2002(02)
[6]传统文化与乡村社会稳定——对江西省铁村文化活动的解读[J]. 邱新有. 中国农村观察. 2001(06)
[7]乡镇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J]. 钱振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0(12)
[8]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J]. 郑法. 战略与管理. 2000(04)
[9]村政的现代化建设与壮族乡村权力结构变迁──以广西田林那善屯为例[J]. 李富强. 广西民族研究. 1998(03)
本文编号:3515199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建国后乡镇政权发展过程及现状
一、乡镇行政区划的由来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概况
(一)、人民公社经济生产的特征
(二)、人民公社的政治实践
三、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实践
四、当前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概况
(一)、经济生活基础的变化
(二)、农村政治生活的特点
(三) 农村文化生活的变化
第二章 宪政与乡镇政权的宪法地位
一、宪政体制下要坚持宪法至上原则
二、乡镇政权的宪法地位与性质
(一)、乡镇党委的宪法地位
(二)、乡镇人大的宪法地位
(三)、乡镇政府的宪法地位
(四)、乡镇政权的宪法地位
三、乡镇政权地位与性质法定的制度价值
第三章 农村基层政权中的党组织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政权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制度之一
(二)、建设新农村的理论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由其领导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三)、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共产党乡镇党组织实际职权范围过大
三、加强乡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
(一)、做好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四章 乡镇人大建设
一、乡镇人大变迁历史
二、乡镇人大的法律职责与法律地位
三、乡镇人大做为权力机关地位在农村基层政权中缺失
四、乡镇人大的改革
(一)、保证乡镇人大组织、工作的独立性
(二)、乡镇人大代表
(三)、完善乡镇人大的工作制度
第五章 乡镇政府建设
一、乡镇政府的法律职责
二、乡镇政府实际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干涉
(二)、政府机构条块分割严重
(三)、乡镇政府行政权力膨胀,权力越位
三、当前乡镇政府职能要求
四、基层政府的政府机构体制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我国现行基层政权体制
(二)、乡镇政府改革措施
(三)、是正确处理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第六章 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工作协调
一、当前乡镇政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解决乡镇政权组织体制不顺、关系不畅
(二)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三)、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的主动性
(四)、培养优秀的领导班子
二,正确处理乡镇政权各部分的关系
(一)、转变党的领导方式
(二)、党委和人大、政府宪法地位的回归
结语:
致谢
附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议乡镇政权中党委与人大间关系的协调[J]. 李秋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03)
[2]关于乡镇长直选的思考[J]. 严朝均,杨先涛.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01)
[3]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J]. 于建嵘. 战略与管理. 2002(06)
[4]试论乡镇政权建设中人大的地位与作用[J]. 梁涛. 人大研究. 2002(06)
[5]村民自治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制度化重构[J]. 金太军,王运生. 文史哲. 2002(02)
[6]传统文化与乡村社会稳定——对江西省铁村文化活动的解读[J]. 邱新有. 中国农村观察. 2001(06)
[7]乡镇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化[J]. 钱振明. 中国行政管理. 2000(12)
[8]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J]. 郑法. 战略与管理. 2000(04)
[9]村政的现代化建设与壮族乡村权力结构变迁──以广西田林那善屯为例[J]. 李富强. 广西民族研究. 1998(03)
本文编号:3515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1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