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及其法律规制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及其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表达自由是公民的最基本的宪法权利,也是公民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自由表达模式——网络表达自由。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使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实现,但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也使公民发表不良言论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顾虑大大降低,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在网上传播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言论,滥用网络表达自由所带来的冲突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网络表达自由进行合理的规制。 我国对互联网上的内容控制较为严格,针对网络表达自由的专门性立法较少,需要借鉴国外对网络表达自由规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立法对其规制的现状,来完善我国对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本文从表达自由出发,引申出网络表达自由的概念、特点和价值;针对表达自由引起的现实冲突,分析了对网络表达自由进行合理规制的法理依据、规制原则和方式;介绍美国、英国、德国等几个对网络表达自由规制比较典型的国家,总结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最后阐述了我国对网络表达自由进行规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进行思考,提出建议。
【关键词】:言论自由 表达自由 网络表达自由 法律保障与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8
- 第一章 网络表达自由基本理论概述8-15
- 一、表达自由的概念分析8-10
- 二、网络表达自由的概念10-11
- 三、网络表达自由的特点11-12
- (一) 主体的平等性、广泛性、虚拟性和匿名性11
- (二) 内容的开放性、即时性、多样性和便捷性11-12
- 四、网络表达自由的价值12-15
- (一) 促进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12
- (二) 丰富表达内容,增添求知欲望12-13
- (三) 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民主、法治进程13
- (四) 疏导和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13-15
- 第二章 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性理论15-22
- 一、限制的法理依据15-16
- 二、限制的基本原则16-18
- (一) 合法性原则16
- (二) 合理性原则16-17
- (三) 比例原则17
- (四)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17-18
- 三、限制的种类18-19
- 四、网络表达自由面临的现实冲突19-22
- (一) 网络表达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19-20
- (二) 网络表达自由与名誉权、隐私权的冲突20
- (三) 网络表达自由与公序良俗的冲突20-21
- (四) 网络表达自由与知识产权的冲突21-22
- 第三章 域外对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22-25
- 一、域外对网络表达自由的规制现状22-23
- 二、域外网络表达自由规制对我国的启示23-25
- (一) 珍视网络表达自由的民主价值24
- (二) 明确保护方式和价值取向24-25
- 第四章 我国对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25-31
- 一、我国网络表达自由的立法现状25-26
- 二、我国对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26-27
- 三、我国网络表达自由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27-28
- (一) 立法缺乏针对性、科学性,重管制,轻保护27-28
- (二) 立法缺乏权威性、系统性和协调性28
- (三) 立法程序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28
- 四、完善我国网络表达自由规制的思考28-31
- (一) 制定保护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28-29
- (二) 正确处理保障与限制的辩证关系29-30
- (三) 对网络表达自由进行合理的技术限制30-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平;浅议私权神圣对意愿表达自由的重要意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任进;中国完善和发展表达自由的保障机制[J];国际新闻界;2005年04期
3 姬朝远;;民意与表达自由之辨[J];理论学刊;2007年04期
4 杨久华;;试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J];兰州学刊;2008年05期
5 徐荣;;论表达自由的内涵及其价值[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杨久华;;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杨久华;;试论表达自由与政治转型的基本逻辑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杜庆亚;;论表达自由的限制及其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9 陈兴华;;论大学生网络表达自由及限制[J];学理论;2010年12期
10 张岩;;网络表达自由及其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关世杰;;数字化时代的表达自由和民主——试论完善“表达自由”国际法的必要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乔木;;表达自由:从各国的实践到普世政治文化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3 张军;;两种表达自由及其法律保障——《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之解读与启示[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林海;;校园里的表达自由——评Tinker v.Des Moines School District案[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5 于婷婷;;网络时代背景下表达自由的理性思考——以中国近年来网络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崔刚;;虚拟社会中表达自由的规制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泰峰;公民表达自由的理论及实现方式[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王尧;“占中”已不是行使正常的表达自由[N];人民日报;2014年
3 刘卉;微博表达自由的界限有其特殊性[N];检察日报;2013年
4 武汉大学博士生院 汤海清;网络时代公民行使表达自由权利的界限[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邹涯竹;传媒的网络化与表达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谢远扬;对网站拒绝删帖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萧瀚;表达权是基本人权[N];南方周末;2007年
8 人民法院报社社长 倪寿明;表达自由与公平审判之间[N];人民法院报;2013年
9 李承志;舆论“宽法”不等于媒体可以“宽言”[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钟斯羽;“删帖不合法”是对法律的误读[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惟勤;论网络表达自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李兆丰;英美传统下的表达自由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崔明伍;欧洲人权法院表达自由判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李盛之;美国大众传播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龙;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熊琰;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和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陆艳超;公民表达自由权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王晓瑞;网络表达自由及其限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王晨;论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岩;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崔百清;论网络表达自由[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赵成峰;论表达自由[D];外交学院;2005年
9 韩舒;网络传播中的表达自由[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徐云龙;论表达自由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网络表达自由及其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6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