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国家认同的宪法构建: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22-10-22 17:10
  国家认同的构建过程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有效整合其国民的过程,宪法在此意义上成为国家认同构建的一大重要制度资源和载体。基于理解国家的不同方式,国家认同可以分为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两种。相应地,国家认同的宪法实现机制主要体现为"权利—权力"机制、义务机制、叙事机制和象征机制四类,我国宪法中的序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标志这四大部分构成了上述机制。在终极意义上,国家认同的宪法实施是一种以宪法总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款"为中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总体认同对象、以社会主义认同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为二元的实施模式,其核心在于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并在现代政治框架内打造出一种"厚宪法爱国主义"。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目次
一、制度与文化:国家认同的两重维度
    (一)制度认同
    (二)文化认同
二、四位一体:国家认同的宪法实现
    (一)“权利—权力”机制
    (二)义务机制
    (三)叙事机制
    (四)象征机制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的宪法实施
    (一)社会主义认同:政治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入宪: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文本轨迹和演化逻辑[J]. 王翔,李慧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理性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时代内涵探析[J]. 张晓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及实现路径[J]. 陈融.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8(10)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结构分析[J]. 李忠夏.  政法论坛. 2018(05)
[5]精神文明的宪法叙事:规范内涵与宪制结构[J]. 秦小建.  中国法学. 2018(04)
[6]“中华民族”入宪:概念由来、规范释义与重大意义[J]. 熊文钊,王楚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7]共同体意识的宪法统合[J]. 魏健馨.  学习与探索. 2018(07)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学立法的路径选择[J]. 李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转型期国家认同困境与宪法学的回应[J]. 陈明辉.  法学研究. 2018(03)
[10]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的功能主义解释[J]. 张翔.  中外法学. 2018(02)



本文编号:3696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696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