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法起草者的角色定位与塑造
发布时间:2022-12-04 15:41
当下有关立法学的研究,由于没有很好地厘清研究对象,认清立法者的身份,导致立法学研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事实上,立法起草者是决定立法质量的关键角色,他们将立法者的思想与意图融入法律体系,用文字描绘出法律“真善美”品质。在应然意义上,立法起草者是立法意图的传递者、经验理性的运用者、治理规则的供给者,以及社会改革的保障者。然而实践中,由于角色认知与定位、专业与技术素养,以及外部影响等因素导致了起草者角色失范,偏离了期待的行为模式。在矫正起草者角色时,在制度上要推广立法起草回避制度、探索多元起草模式、完善人大提前介入起草制度以及构建立法起草责任制,对起草者行为进行约束; 在技术上遵循宏观的立法理论与微观的技术路线,提升立法质量;在人才培养上加强立法起草人才建设与储备,促使起草者更好地发挥角色功能。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立法委托第三方起草实效之影响机理分析[J]. 王书娟. 河北法学. 2019(05)
[2]基于“正反合”定律的良法重述[J]. 刘风景.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7)
[3]地方立法的政府部门路径依赖及其规范化[J]. 邹卫中,苏建国.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4]需求导向的立法人才培育机制[J]. 刘风景. 河北法学. 2018(04)
[5]关于确立根本性立法技术规范的建议[J]. 田林.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1)
[6]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起草[J]. 黄良林. 人大研究. 2017(08)
[7]法律规范之间抵触标准研究[J]. 胡建淼. 中国法学. 2016(03)
[8]立法官僚化:理解中国立法过程的新视角[J]. 王理万.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2)
[9]地方立法重复的反思——以4省市人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为例[J]. 孙述洲. 人大研究. 2016(03)
[10]也谈“立法者”[J]. 严存生. 河北法学. 2016(01)
本文编号:3708539
【文章页数】:1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立法委托第三方起草实效之影响机理分析[J]. 王书娟. 河北法学. 2019(05)
[2]基于“正反合”定律的良法重述[J]. 刘风景. 南京社会科学. 2018(07)
[3]地方立法的政府部门路径依赖及其规范化[J]. 邹卫中,苏建国.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4]需求导向的立法人才培育机制[J]. 刘风景. 河北法学. 2018(04)
[5]关于确立根本性立法技术规范的建议[J]. 田林.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1)
[6]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起草[J]. 黄良林. 人大研究. 2017(08)
[7]法律规范之间抵触标准研究[J]. 胡建淼. 中国法学. 2016(03)
[8]立法官僚化:理解中国立法过程的新视角[J]. 王理万.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2)
[9]地方立法重复的反思——以4省市人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为例[J]. 孙述洲. 人大研究. 2016(03)
[10]也谈“立法者”[J]. 严存生. 河北法学. 2016(01)
本文编号:3708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0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