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选举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26 02:17
  《选举的逻辑》一文是以公共选择理论方法分析研究选举制度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议员或人大代表的选举。本文重点研究了民主与选举的规则,互投赞成票的“潜规则”以及中国式选举中的策略行为,普选权历史的产权分析,产权约束与选举法治化,理性选民的行动逻辑,选举中的竞争以及选民参选的行动逻辑,代议制度和代表的行动逻辑。除了方法论研究的特色外,本文在上述研究对象方面均有创造性研究或发现。

【文章页数】:28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选举制度与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述
    第二节 公共选择、社会契约与选举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第二章 民主与选举的规则
    第一节 国家与民主宪政的产生
    第二节 全体一致规则、少数规则与少数人的权利
    第三节 多数规则与多数人的统治
    第四节 我国的选举规则与改革方向
第三章 “潜规则”与选举中的策略行为
    第一节 互投赞成票是一种“潜规则”
    第二节 对“潜规则”的评判
    第三节 政治过程与我国选举中的策略行为
第四章 选举制度的产权分析
    第一节 选举权的产权特征
    第二节 普选权的历史状况
    第三节 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的应用分析
    第四节 对普选权发展史的进一步解释
    第五节 我国选举史的解读
第五章 产权约束与选举法治化
    第一节 选举的法治约束
    第二节 程序正义与我国选举立法对策
    第三节 选举立法的成本
    第四节 我国选民选举权约束与制度改革
第六章 理性选民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科斯定理的无效性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二节 理性选民“理性的无知”
    第三节 选民行为对宪政的影响
    第四节 选举中的选择性激励
第七章 选举中的竞争
    第一节 选举中的竞争和不完全竞争
    第二节 重构唐斯投票模型
    第三节 1998-2006:选民参选的实证考察
    第四节 竞争性选举的困境和宪政规则的边际调整
第八章 代议制与代表行动的逻辑
    第一节 代议制的基本变量与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代表结构比例的实证考察与合理性分析
    第三节 代表行动的逻辑
    第四节 选举规则与代表约束规则的冲突与整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选择性激励的实证考察:盐田预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本文编号:3749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49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7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