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公共财政的建构及其宪政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26 03:13
本文关键词:近代英国公共财政的建构及其宪政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诸多因素促使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本文通过近代英国公共财政与宪政之间的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在近代英国国家财政由“王室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的过程中,随着掌握私有财产的纳税人宪政意识的觉醒,形成了一支能够在经济上影响并制约国家权力的民主力量,他们通过代议制的形式控制公共财政,从而制约国家的公共权力,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导致宪政国家的建立。可见,公共财政成为宪政国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近代英国 宪政 公共财政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D911;D956.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4
- 一、选题意义6
- 二、文献综述6-9
-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9-10
- 四、概念界定10-14
- 第一章 中世纪英国临时性公共财政14-22
- 第一节 中世纪英国临时性公共财政形成的历史背景14-17
- 一、中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14-16
- 二、封建制度下的有限王权16-17
- 第二节 中世纪英国临时性公共财政的制度形式17-21
- 一、中世纪英国临时性公共财政的形成17-19
- 二、中世纪英国临时性公共财政的制度形式——等级会议19-21
-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近代英国公共财政的建构22-34
- 第一节 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公共财政的常规化22-26
-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民族国家的形成22-24
- 二、公共财政的常规化——民族国家运行的物质需要24-26
- 第二节 公共财政建构的前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6-30
- 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6-28
- 二、私有财产权的宪政意义28-30
- 第三节 公共财政建构的理念基础与制度形式30-33
- 一、近代英国公共财政建构的理念基础——契约精神30-31
- 二、近代英国公共财政建构的制度形式——代议制31-33
-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近代英国公共财政宪政功能的启示与借鉴34-42
- 第一节 近代英国公共财政建构的宪政功能启示34-36
-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缺失与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36-38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公共财政建构与宪政之路38-40
- 本章小结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8
- 致谢48-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磊;公共财政模式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雷云;基层公务接待费用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晶;我国公共财政管理费用支出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英国公共财政的建构及其宪政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9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