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人大信访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07:10

  本文关键词:人大信访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不断分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人大信访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公民参政议政和权利救济的方式,成为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众维护权益的一种常用手段。然而,现实中人大成为二线机构,人大的作用被虚化,监督“一府两院”的力度弱化,使人大信访显得力不从心,积下越来越多的弊端,被推到了改革的前端。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从人大信访本身的因素出发,考察其历史发展过程和存在的法律依据,分析当前人大信访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找到发展完善我国人大信访的路径和具体对策,以期对我国人大制度建设有所帮助,以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充分保障广大民众的权益。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信访制度 人大监督信 访法治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1
  • 1.1 研究本课题的缘由8-9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9-11
  • 第二章 人大信访概述11-22
  • 2.1 人大信访定义分析11-16
  • 2.1.1 人大信访定义11-12
  • 2.1.2 人大信访受理事项范围分析12-14
  • 2.1.3 人大信访主体的权利(力)和义务14-16
  • 2.2 人大信访的历史和发展16-18
  • 2.3 人大信访的法理分析18-20
  • 2.4 国内外人大信访研究综述20-22
  • 第三章 人大信访法律功能分析22-27
  • 3.1 人大信访法律功能分析22-23
  • 3.2 人大信访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3-27
  • 3.2.1 人大信访发挥了积极作用23-25
  • 3.2.2 人大信访存在有消极作用25-27
  • 第四章 人大信访存在的问题27-38
  • 4.1 人大信访机构设置具有很浓行政色彩27-29
  • 4.2 人大信访受理范围不明29-30
  • 4.3 人大信访功能定位不清30-31
  • 4.4 人大信访工作与人大监督脱节31-33
  • 4.5 人大信访缺乏整合措施33-35
  • 4.6 人大信访闲置代表资源35-38
  • 第五章 完善人大信访的思考38-48
  • 5.1 设立人大信访专门委员会38-39
  • 5.2 建立人大信访协调员制度39-40
  • 5.3 信访资源统一由人大管理40-42
  • 5.4 完善信访预警制度42-43
  • 5.5 完善信访特定问题调查制度43-44
  • 5.6 建立人大代表参与信访处理制度44-46
  • 5.7 建立人大信访信息系统46-48
  • 结语 人大信访法制化的构想48-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向阳;平安山东与法治信访建设[J];政法论丛;2004年06期

2 张友直,李世源;“依法治访”与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王雪莲;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访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徐晓阳;;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年06期

5 邵燕祥;;信访制度存废议[J];炎黄春秋;2011年06期

6 ;【前言】 历史上的信访制度[J];法治与社会;2010年02期

7 吴秋林;;我国古代信访制度的启示[J];江淮法治;2010年07期

8 曾德贤;何伟军;;构建信访现实与信访制度的对接机制——关于当前湖北省部分地区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下篇)[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年05期

9 洪茵茵;;关于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10 王玲蔚;孙皎皎;;论信访受理人在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中的作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楠;;浅析现阶段信访制度的完善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宋协娜;周念群;;改革开放30年中国信访制度变迁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3 李连江;;信访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4 李娜;;党群关系视阈下的信访制度[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阎耀军;宋协娜;张美莲;;信访问题预警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麻新平;;董必武人民司法观与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7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定性分析和机构设置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10 李小兵;;完善机制固根基 畅通渠道解疑难——从奉新信访实践浅议如何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田生;“民间信访局长”现象[N];西部时报;2004年

2 九鼎公共事物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法治与信访并行不悖[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赵凌;信访改革引发争议[N];南方周末;2004年

4 本报记者 章涌;强化权力是信访制度改革的方向[N];湘声报;2005年

5 向卫华;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群众的“上访”问题[N];团结报;2011年

6 傅国涌;也说信访制度改革[N];南方周末;2004年

7 崔凤军;信访局该不该撤销?[N];学习时报;2011年

8 曲江区委办 李旭阳;对当前信访制度改革的思考[N];韶关日报;2011年

9 福建省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律师 孙瑞灼;短信信访关键是取信于民[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黄建h,

本文编号:392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92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